◎專任教師/張聖佳

編者案:本文係講員於華神週三崇拜之講稿,內容精闢,字字珠璣,佳文與君分享!

經文:太四1~11

這段經文說到耶穌被試探。路加福音第四章同樣記載了耶穌在曠野所受的試探,但十三節多了一句:「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試探只是暫時離開。耶穌的一生不斷有試探臨到,到祂面臨肉體死亡的前夕,當祂在死亡的過程中都還是如此。事實上,亞伯拉罕、摩西、大衛、以利亞、士師以利、亞撒王、烏西亞王、約伯,甚至是保羅等等,都有試探要面對,我們身上多多少少有他們的影子。

耶穌禁食四十天,之後惡者來試探祂。馬可和路加福音說得更直接,耶穌受了四十天的試探。「四十」是個令人迷惘的數字,猶太人漂流曠野「四十」年,充滿了神奇故事,吃了四十年的嗎哪,聆聽了四十年的律法,摩西在申命記三十一章知道自己離開人世的時候到了,沒辦法再陪以色列人,只能在以色列民進迦南地的前夕做最後的叮嚀。我現在的年紀早已過了第一個四十,臨近五十,現在更可以明白四十的意思和感受。回想過去四十年的點點滴滴,我更深體會曠野四十年的那種掙扎和糾葛。如果我站在那兒聽摩西訓話,我想自己一定會大聲附和宣誓,必定會遵照律法上的話來做。我想像自己抬頭看著在講話的摩西,他的臉彷彿放著光,他當時的歲數是40的三倍,不料他聽了台下眾民信誓旦旦的回答之後卻說:「我知道我死後,你們必全然敗壞。」(申卅一29)這話實在有夠不留情,摩西可能是在用激將法,但更有可能是,摩西有先知之明。

耶穌被領到曠野,象徵以色列人曾經面對的沉重「四十」,同時祂要面對摩西那句毫不留情的話。耶穌剛經歷了洗禮,但緊接著祂要面對無比的孤獨,在這個孤獨當中祂要面對美麗無比的謊言,也要抵抗人性的迷惑。耶穌在整個經歷當中引用舊約申命記,分別出自摩西最後吩咐以色列民的三段誡命經文(申八3,六16、 13)。他這麼做,算是對摩西在申命記卅一29那句宣判的回應。

 試探會出自光環的時刻

耶穌的經歷顯然是一段在漩渦當中難以想像的煎熬。沒人想去曠野,如果一個人死在曠野,其他人不會知道他死了,所以,跑到曠野的行為本身可以說就代表生命被剝奪。我曾經一個人在冰河區迷了路,舉目四望,都是一個樣。我感受到自己在當下那種想要求生存的惶恐。在曠野也是這樣子,人會用盡方法,去抓住一切條件,只為了能夠活下去。正因如此,曠野不只是一個地方,曠野代表那個能夠曝露出我們生命真相的任何處境和時刻,在那個光景,可以顯出我最想抓住的、最在乎的是甚麼。耶穌之前才剛在約旦河接受洗禮,靈性飽滿,但神聖的洗禮結束了,接下來卻進入到沒人看見的日子。這段日子沒有祝福到任何一個瞎眼的、生病的、瘸腿的,沒有神蹟,這是一段被掏空的日子。但耶穌的本相在這段日子顯得最飽滿。「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在被掏空、在看起來喪失的當中,耶穌顯出祂就是生命。相反的,魔鬼最厲害的,是仿造天堂之路以及天堂的路標,牠要在我們的天路之旅放置各種路標,上面寫著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高峰經歷,各種光彩的桂冠,並且把這些假路標的方向都指向天堂。但是這些路標上面絕對不會寫上「被剝奪」,「跌入低谷」,或者是「被視而不見」。

試探會出自落單的時刻

惡者希望我們落單。一個落單的人容易被掏空,直到被掏到裡面只剩下自己的意念,這個意念就成為我們唯一的對話夥伴,成為我們唯一的聆聽者。最危險的落單,是虛空到只剩下自己,那是一種最可怕的飢餓。在第二節,耶穌禁食四十晝夜就餓了,這不是一般的餓,這是餓到了極點。前面第三章耶穌才剛接受洗禮,有天父自己作證,耶穌是天父的愛子。惡者趁虛而入告訴耶穌,祂對天父有特權去滿足自己,因為天父是最好的父親,如果耶穌真是上帝的兒子,天父豈會責備祂行神蹟滿足自己。耶穌引申命記八3回答:「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這話不是在貶抑身體的需要,耶穌憐憫身體匱乏的人,祂自己的身體也會匱乏。只是,耶穌在這個時候讓自己的肉體匱乏,旁人會覺得沒必要,然而祂這麼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著救恩的計劃。祂雖然匱乏到極點,心靈卻不孤單,祂心裡聽見天父的話,天父是祂的聆聽者。

最近的調查,天主教神職人員的自殺率攀升,原因:身心崩耗,找不到支援,結果生命投降。心靈落單是危險的,但否認自己落單更危險。我認識一個基督徒學者,他感嘆,他喜歡研究,這本是一件美事,但他吸收的學問已經影響到他參加敬拜的心。他在聚會的時候,慢慢像個局外人在觀察弟兄姐妹怎麼敬拜,自己卻進不去,好像是在研究別人怎麼吃冰淇淋,自己卻不吃了。他告訴我,他很孤單。其實我們都會有孤單,我們甚麼時候容易感到落單,就是我們應當尋求支援的時候。有的人是在肉體疲乏的時候,有的人是在情感脆弱的時候,有的人表面看起來意志剛強,理性飽滿,但是心靈迷惘,軟弱枯乾。心靈落單的時候,你會找誰?心靈迷惘的時候,誰是你的聆聽者?當試探來臨時,誰是你的勸慰者?耶穌也曾落單,窮乏被壓迫,性命窄如手掌,但你可以說祂窮得只剩下天父的誡命,窮得有天父做祂的聆聽者。耶穌基督柔和謙卑,祂以上帝的誡命做祂生命的底牌。

試探出於曲解上帝的話語

耶穌被帶到聖殿的最高處,有人說耶穌並沒有去到殿頂,但這並不是重點。聖殿邊緣是懸崖,耶穌只要眾目睽睽之下,找深的一邊往下跳,照樣會很轟動。所以,真正的重點是:撒但挑戰耶穌往下跳,這個建議應不應該?

撒但會這樣子建議,因為牠是玩弄經文的高手,牠要顛覆耶穌所依靠的底牌。比對馬太四6撒但所引的經文以及詩篇九十一篇,即使漏了幾個字,不能說撒但引錯經文了,因為詩篇九十一篇確實有「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這段字眼,應許主所愛之人的腳會被托住。然而,撒但其實是用玩弄經文的方式在玩弄神學,用大道理要讓人感到放心。撒但最喜歡玩弄「以馬內利」這四個字。牠要人相信,以馬內利會托住我們的腳,即便我們仿冒上帝。撒但知道,人最需要的確實是「以馬內利」;所以,只要讓人相信上帝會與他們同在,剩下來的,就看人自己敢不敢玩,敢不敢做,因為在「以馬內利」當中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擔保。

高竿的錯誤是非常有魅力的,因為那可以不斷對人做自我授權,讓一切事物看起來都唾手可得。但它的代價是利用人去爭奪上帝的主權,是誤導人去提防真理的提醒,誤導人去嚮往一個並不歡迎上帝同在的以馬內利。伊甸園中那條古蛇在最初所做的煽動已經點出了這種心思,創世記三1它要人去懷疑「上帝豈是真說?」 它要人懷疑,馬太福音這段經文真的是耶穌親身的經歷嗎?耶穌真的有被撒但這個黑暗的實體所誘惑嗎?聖經真的要我們相信有撒但?難道向試探讓步真的會危及到靈魂的救恩嗎?難道真的需要在乎真理和罪嗎?

試探也出於環境或是文化的壓力

撒但用「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當作誘餌,這個誘惑可以象徵環境和文化的壓力,用亮眼的富貴榮華,或者「流行的標準」來包裝隱藏裡頭的污穢。接受「流行的標準」,是在接受一種饋贈,是在認同這個餽贈,是在敬拜贈送這禮物的主人,也是在分享這個價值。其實,很少人一開始就想向這種誘惑讓步,然而這種迷惑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是柔性的,是可以被慢慢合理化,慢慢地讓人覺得,去讓步也是在為主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難道大家不都這麼想嗎?所以就一起來做吧?有些事情離我們的文化比較近,比較容易去理解何謂「流行的標準」。例如,華人看重功名,重學位,每次選舉一到,總要揭發幾個學歷造假的候選人,你就知道這個東西多有吸引力,那象徵的是一種權力和榮耀。

其實,當我們對人性的認識更深,就不得不說,很多時候,人是喜歡被試探的,我們不會公開做得罪神或不義的事,但會讓「萬國與萬國的榮華」成為隱藏的核心價值觀。人喜歡講異象,但很多時候這個東西是不能被誇大的。很多時候會不會是貪婪在當中作祟,把凌駕別人之上的那個慾望當成了異象,異象成了「萬國與萬國的榮華」的代名詞。

耶穌的信息卻是很堅定的,第七和十節,「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祂」。要看清楚,要想明白,提防流行文化的價值觀,因為,在你想奉主的名把流行文化的價值觀給施洗之前,它會先把你給施洗了。然而,若想勝過人性的地心引力,來渴慕上帝是我們唯一的力量。要讓聖靈的氣流把我們拉起來,除非我們愛慕上帝。愛慕的心是讓我這架飛機可以拉起來升空的那個操縱桿,但是如果地面上的塔台是「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它可以命令我們不准起飛。

總結這整段經文,可以說,人真正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光環,不是孤單,不是對上帝的話認識不夠,不是文化的壓力,而是不信的心,不信產生各樣的虛謊、不誠實和破碎。伊甸園的始祖因著不信,開始逃避上帝的面,不信讓他們恐懼害怕。伊甸園何等的美啊,但是它竟然變成一個失去安息的地方。各位弟兄姐妹,不信的心是真實的誘惑,是不分大或小,不分團體和個人,不分它是讓人覺得有罪惡感,還是不讓人感到罪惡感的,也不分它是否真的會帶來災難,因爲這種試探潛伏在你我心靈之中,要讓人去藐視和改變上帝的計劃。惡者誘惑人的目的不只是看著人犯下罪就目的達成,牠更要人的心絕望,讓靈魂跌倒的人去遺忘,有一位曾經遭遇試探的席捲,有一位曾經為罪憂傷,有一位曾經被掛在苦架上,為生命痛苦掙扎,為罪人來憐憫代求,也有能力接納浪子、赦免過犯的人子,在呼喚我們回轉。

耶穌勝過了惡者的試探。路加福音四14記載,結束試探考驗的耶穌滿有聖靈,回到加利利,但那才是苦路的開始。耶穌接下來的路雖然光環四射,祂卻要面對抵擋,彼得勸祂要逃避祭司文士的迫害,祂的兄弟勸祂要到耶路撒冷去顯揚自己的本事,甚至當祂後來掛在十字架上,圍觀的人呼應撒但的挑釁,挑戰耶穌跳下來證明祂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在這些時刻,耶穌的生命還要一次一次的被摧殘壓傷。

這也代表,耶穌在受苦被釘十字架之前,藉由在曠野受試探,祂已預嚐將來的被釘死。勝過試探是一個劇烈掙扎,是讓自己徹底被捨下。耶穌勝過魔鬼的試探,沒有門徒在旁邊觀看,但這個得勝仍然像是彰顯了在變相山上面那般的榮耀。耶穌的本我是有權力的,是可以為自己來主張的,然而祂捨下自己。誘惑的反撲力量像是暴風在擊打耶穌,我們可以想像,那好像是被滅亡的力量給吞滅了。但是,耶穌卻反過來撕裂了不信和恐懼,撕裂了試探和死亡,受試探的經歷讓祂預嚐在榮光中復活的生命。各位弟兄姐妹,耶穌的生命是我們信心的泉源。

所以,這段經文不是就只把摩西的誡命拋給我們,更重要的,是應許我們,那位無瑕無疵、獨一配得敬拜,信心全備的耶穌基督,祂是我們的出路,因為天下人間有誰是不被試探的?耶穌知道我們的掙扎,祂經歷的三個試探包括了人間所能想到的一切試探,你的肉體、你的肺腑心腸,你全人內外在遇到的誘惑掙扎,你因著無助所遭受的羞辱,一切想要反撲的力量,這一切耶穌在被試探的時候都強烈地嚐到了,因為惡者是用全世界的引力來誘惑祂。從亞當以來,普世眾人的共同遭遇,那個讓萬物服在空虛勞苦之下,讓萬物無法去對抗的黑暗權勢的定律,基督和它正面遭遇,把這個咒詛給破除了。

今天的世界,各種用來緩和痛苦的手段更多了,焦點卻是放在表面看得見的痛苦,彷彿表面的痛苦是一切,無視問題的根本是在靈魂的出路。世界享受前所未有的高度文明,但是人依然解決不了靈魂的問題。誘惑是非常非常真實的,那是人心中的潛水艇,是人勝不過的。

而對我們基督徒來說,鍾馬田有個提醒非常真實:「基督徒陷入生命的困境,無法活出基督的樣式,原因是對自己太過嬌生慣養。」鍾馬田的話對自由派或者是保守派基督徒來說都是真實的。最近讀到一個人的見證,見證的末了引用聖經的話來讚美神。這人表示自己奉獻了一大筆台幣,結果賺回同一筆數額,不一樣的是,賺回的這筆數額是美金。這類的例子我們耳熟能詳,試想,如果習慣用上帝的話來做這樣的見證,這難道不正是一種嬌生慣養的試探?

英國文豪魯益師說了一個故事:有個人長年受到一隻紅色小蜥蜴的轄制,這小蜥蜴長年趴在他的肩膀上,掌控他,攪擾他的心思意念,讓這個人身形消瘦。這個人討厭小蜥蜴,想甩掉它,又覺得跟它難分難捨。天使出現在這個人面前,要幫他殺掉這隻小蜥蜴,但這個人想盡各種藉口婉拒,他雖然因為小蜥蜴感到痛苦,卻又捨不得失去它。他覺得,失去了小蜥蜴,自己也活不下去。他想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小蜥蜴。他也怕,這場連體嬰的分割手術如果失敗,他會沒命。就在這個時候,小蜥蜴向這個人求饒,告訴這個人,失去我,你的人生也會沒有滋味。到最後,這個身負重擔的人挫折憤怒,情緒失控,覺得自己生不如死。天使就在這個人已經情願的狀況之下出手,殺了小蜥蜴。那個被小蜥蜴寄生的人瞬間好像也一起死了。但緊接著,這個好像死去的人他瘦小的身體開始產生蛻變,變成一個壯碩高大榮美的人,而那隻表面被殺掉的小蜥蜴也開始產生蛻變,成為一批光明健美又高大的駿馬,這匹駿馬為這個原本生命背負纏累、如今已經蛻變的人來效力奔跑。

先前說的鍾馬田對基督徒的觀察不是律法主義,而魯益師這則精彩的比喻也不是只在講一個童話故事,因為耶穌勝過撒但,我們的生命可以不再一樣。我有個稻草做的十字架,十字架上面撒下一片陰影。這是德國人拿來放在棺木和墳墓前的十字架,我當初買的時候不知道這回事,買了才知道。我每逢注視這個十字架,就被提醒,當我不再是旁觀耶穌基督的故事,而是轉向基督,敬拜祂,單單渴慕祂,我經歷到的不會再是自己的黑暗或是世界的黑暗,而是基督的能力之光。

前一陣子,美國德州一間浸信會發生槍擊案,奪走至少二十六位弟兄姐妹的性命,受難者年齡從一歲半到七十七歲。教堂的牧師逃過一劫,但他十四歲的女兒沒能活下來。他在萬分悲慟當中說:「我不明白這一切,但我知道我的上帝明白。」各位弟兄姐妹,痛苦也是一種試探,或者說,遭遇試探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是的,在完全無能為力的時候,耶穌基督明白這一切。祂也曾被催逼到死蔭的曠野,也曾經歷上苦架前夕內心的驚恐。懇求聖靈幫助我們不斷轉向耶穌基督,看見祂已經為我們成就那不可能的誡命,祂就是生命,祂有能力使一切成為新。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