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戴繼宗
約書亞記一開頭就記載了一段震撼人的敘事-約書亞和抬著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們準備跨越約旦河。在準備這次過河的旅程中,正值洪水季節,耶和華告訴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他們將要走上一條「向來沒有走過的路」(約書亞記三4)。他們剛結束三十八年(申命記二14)的曠野漂流,祭司抬著約櫃在上百萬以色列人面前率先踏進約旦河,帶領他們踏進應許之地;約櫃代表著上帝的同在 (presence)、上帝的話語(proclamation)、上帝的供應(promise)、上帝的聖潔 (purity) 和上帝的能力(power)。在跨過約旦河後,耶和華吩咐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從約旦河中取出十二塊石頭立在吉甲,以紀念這個時刻。這個紀念碑是為了記念上帝大能之手,使約旦河分開,就像四十年前祂分開紅海一樣。約書亞在約書亞記四章24節中作出了這樣的總結描述:「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
1979年6月30日,在經過將近三年的建築工程,華神大樓正式獻校給主,成為裝備神國僕人的地方。這標誌著華神第一次搬遷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因為之前的校舍是租用的。當然,雖然這棟建築歸屬於華神,但其下的土地卻是協同會免費慷慨借用給華神的。在接下來的將近半個世紀裡,數千名學生穿梭在這座以「禱告的手」為設計理念的大樓,接受神學裝備,獻身為主所用。
四十多年前,雖只是一名高中生,我仍然記得父親描述他參觀每一層樓施工過程時的興奮,有張照片正巧記錄了他和當時的總務主任蘇文隆牧師一起站在建築師修澤蘭女士旁邊監督工作的情景。現在,四十五年後,隨著華神搬遷至桃園八德,華神大樓將會重建為八層樓高的「華神宣教大樓」。今年3月18日,中華福音神學院的師生同工、校友們,將聚集在汀州校區華神大樓的六樓禮堂,記念華神歷史上這個重要的轉變。
新大樓以「宣教」為主題,既是對協同會多年來將這塊精華地段無償借給華神使用的一種傳承,也是華神與宣教機構建立更厚實夥伴關係的願景,並堅定華神對台灣和全球華人教會實現大使命的承諾。當我們在3月18日聚集時,這將是一個回顧並數算上帝在華神歷史上所賜下恩典的機會,也是一個展望未來,將華神重新奉獻給主的時刻;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藉著祂的靈所賜下的能力,活出配得祂所召的樣式,繼續為祂結果子。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我也想特別邀請華神的畢業生,尤其是曾在華神汀州校區學習的校友,前來參觀我們在華神大樓舉辦的回顧展。這些歷史的文物和照片,將帶領我們見證上帝在過去半世紀對華神數之不盡的恩典。當校友們聚集時,我相信將會分享許多珍貴的回憶:曾經在這裡上過的課程、在轉導小組中共度的團契和彼此的代禱、在餐廳用餐的時光(無論你是在磨豆漿期還是磨豆漿後期)、以及在這裡所建立的許多寶貴而持久的友誼。當華神大樓的燈光最終熄滅時,我們的祈禱是更多的人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以及華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將永遠敬畏耶和華我們的神為我們的心願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