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老師/何世莉


基督教系統神學家論到上帝賜給人類的恩典有兩種,分別為一般恩典與特殊恩典。在此我想採用這兩種分類標準,談談基督徒的神聖呼召。

所有的基督徒都有來自上帝的一般呼召,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太二十八16-20、徒一8)。這一般呼召對於自稱為耶穌門徒的每個人而言,無一例外,就是見證耶穌基督,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透過言語重述、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受苦、死亡、復活並且再來事蹟的意義。在成為耶穌基督見證人的前提下,特殊呼召是基督徒以特定的方式,履行一般呼召。如此的特殊呼召,取決於當下基督徒在社會與歷史上的特定地位與所處的文化。同時也和蒙召者的家庭、經濟與教育背景、個人特質、興趣與恩賜、特殊機遇,以及所處的人生階段息息相關。

華神的神學生們是一群享有特殊資格的基督徒,因為他們在人生的旅程中,被呼召進入一個特別的職涯成為聖職人士(傳道人)。這樣說來,特殊呼召的意義就是「為一項特殊任務,特定安排某些人事物」,類似於ㄧ般工作職場上常常提到的「專案小組」(task force)。因此,歸屬於華神教育部之下的神學生、除了受正規與非正規的神學訓練,同時有用兩年時間撰寫論文的特別機會,這悟性訓練應當被視為從上帝而來的特殊機會。以此類推,舊約聖殿的三層設計與相關意涵,分別為「至聖所」、「聖所」、「院子」,那麼我們可以說悟性訓練是一種漸進地親近真理的上帝的呼召。並且,豈不是知識與其衍生概念的另一個術語是叫做「兩者產生親密關係」嗎?

追求上帝的真理

撰寫論文是關乎追求而發現屬上帝的真理,也就是試著對上帝,對人類,與對受造世界之間有真實的描述與認識(箴二十五2)。以上命題陳述的前題是上帝是真理的主。

現代人在網路科技資源繁多以及傳播快速的處境下,對追求真實的描述人、事、物變得比前一代更加容易。不過不幸的是,網路上這些描述可被比喻為一大籃草莓。如同一籃草莓混合了好壞草莓,線上資源提供的各式描述也是好壞參半。不可否認在網路上,存在著事實的描述與認知、但也存在著不少的意識型態的標語、片面膚淺的知識、未經驗證的個人意見、混雜虛假認知與詭辯,卻宣稱為真實並全部。

於是,在產量豐富,但品質各異的資訊與知識中,撰寫論文的訓練變得比從前更加重要。這是極佳的學術訓練,使用我們現有等級的理解能力與技巧,操作有限的資源,辨別知識的真與假。撰寫論文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自己被虛假、片面、膚淺、稍縱即逝的思想所騙或被誤導。不僅如此,個人親自積極的進行研究,較能確保產出的知識全貌,使自己更具有說服力提倡該知識。如果缺乏謹慎、具批判性的研究,我們就只能傳遞關於上帝、人類與世界的假知識,甚至對教會帶來傷害。

辨別真假,實際上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還要困難。這個過程需要十分專注、深入且嚴謹的閱讀與思考。然後藉由了解各樣的資訊、想法與論述,進行可靠的分析與綜合。我們必須挑戰自身定見(偏見)的材料,願意重新審視我們鍾愛的價值觀,讓聖靈顯露我們隱藏在內心的自私意圖。撰寫論文可能促使我們質疑,甚至放棄我們之前所認知的錯誤信念,才可能獲致真知識。這個過程需要我們投入專注力,並且不讓社交媒體成為分心的外力。神學生的任務之一就是透過上帝所賜的聰明悟性,以辨別真偽來服事上帝。

藉由上帝的道德倫理完成

如果目標是追求真知識或真理,那麼實現此目標的倫理過程也必須是合乎真理的。在達到真知識的經過,我們需要呈現我們真實的研究並且真實地進行寫作。

喬丹˙彼得森曾說,「言論的自由先於良心的自由或人類思想的自由。」在當代,捍衛言論自由是十分常見的。很不幸的,不少的言論屬於荒謬的產物。這些荒謬思想,可說是指「各樣的計謀,各樣自高之事攔阻人認識上帝」,並且玷汙了思想的領域(林後十5)。論文撰寫促使學生思考並產出認識上帝的思想與論述。同時,這過程要求學生將抽象的概念,以他人可理解的語言寫下來。這促使學生需要自己先對該想法有清楚的認知之後,才能表達與傳講。簡單來說,寫作與傳講兩者都是訓練學生將想法以有邏輯、有根據,並且清晰傳達必走的途徑。寫論文需要勤奮、耐性與努力,因為這件事不容許思想上的懈怠,也不允許任何捷徑。

按倫理的角度而言,在這樣的學術鍛鍊中,不容許我們抄襲、斷章取義,也禁止我們規避難題而轉移焦點,操弄資料、歪曲論述,甚至故意曲解資料內容只為達到想要的結論。最近台灣社會常聽到這些醜聞,希望華神的神學生不落入這試探,因爲目標將決定過程。事實上,只有以誠實的態度撰寫論文,才可期待我們在日常生活與服事上也是誠實。

為上帝的榮耀所激勵

撰寫論文的驅動力,是為了欣賞與彰顯上帝榮耀,並將榮耀歸給上帝,而非給自己。缺乏道德規範的論文寫作,必然導致傲慢自大。正如有些基督徒以他們的富裕、美貌、名聲或社會地位自吹自擂,撰寫論文的我們也容易墮入傲慢自大,因為我們比起其他人擁有更多的知識。

但是,如果我們撰寫論文是以彰顯上帝榮耀為起始,我們的動機就會從想要成為知識分子,轉變為謙卑服事主。當論文寫作是為了履行上帝託付的呼召,後續的滿足畢業要求、取得學位、取悅指導老師等,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否則,撰寫論文就失去其神聖性,落入世俗事務的範疇。

在賽第爾格斯(A.G. Sertillanges)的著作《理智的生活:它的精神,條件與方法》,他明白地主張:「每個真理都是實際的,每個真理都有拯救的力量。」這呼應了耶穌所說的:「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哲學與教育家 John Dewey 主張任何在心中構思的知識,應當對於日常生活都是使用並且實際的,因爲「知識不只是描述世界,更是操作和應對人事物的工具(Pragmatism)。」這對應現代的認知科學新研究(Cognitive Science),糾正我們早先對於心靈和身體之間界線的知識。因此,將一個人的心理層面、情感和身體切割開來是一種誤導(mind-body dichotomy)。這樣的分割,讓人陷入不完整,在人構成的統一性上,破壞了上帝的形象。這意思是說,真理與思想是透過人的身體認識與建構,並且在辯證的過程中,使用身體活出並更深認識真理。學者稱之為「體顯知識」(embodied knowledge)正如聖經作者之一雅各所說,「有信心,並有行為。」(雅二14-26)。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整合知識與實際生活,並在每天的選擇中具體實踐真理,才會真正使人看見「上帝配得一切榮耀」的真實意義。

為上帝的恩典所支撐

研究與寫作的過程是相當艱鉅與漫長的過程,並且十分辛苦,因此需要被視為是上帝呼召。不要懼怕!若是依上帝的倫理完成、為上帝的榮耀所激勵、並且是為了上帝真理的目標,我們將領受上帝時時刻刻支撐的恩典。深信那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每時每日尋求上帝的恩典與憐憫。

總而言之,論文寫作是神學生悟性的旅程與探索,為要明白上帝的真理。在畢業之後,該學生會帶著真實的知識,與他服事的教會分享。只有體顯的知識才有力量,能摧毀與上帝真理對立的謬誤的論點與自負。只有以誠實的方式取得知識才能踏實地建立,而非惡意攻擊教會。也惟有真實並落實的知識,能夠更深地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以上是崇高的標準,可帶來善性的壓力,在實踐層面的困難與無能為力,也正是我們要謙卑成長的地方。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