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福音神學院青少年研訓中心主任、青春飛翔青少年全人成長協進會秘書長╱莊舒華傳道
前陣子日本動漫電影「排球少年」在台上映,這部動漫一開始以漫畫形式於2012年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當時正是日本男子排球陷入低潮的年代,高中的排球社團人數也在逐漸下滑,形成惡性的循環。《排球少年》漫畫的問世吸引了不少高中生加入排球社團,不僅人數顯著的成長,也讓排球運動再次攀升為日本人所喜歡關注的項目。
「排球少年」跟台灣中小型教會的青少年事工有什麼關係?根據2022年台灣基督教會普查報告的資料,台灣的基督徒人口正大幅下滑中(見右圖),從2017年到2022年之間,兒童主日學聚會人數每年級流失53.3%,有些教會甚至不再有兒童主日學。這是教會內部的樣貌。
教會外部呢?「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已經不再是我們要面對的挑戰,而是我們已經處在其中的現狀。今年夏天,有更多的大專院科系預備停止招生,而我們的出生率與死亡率早已走過死亡交叉點。而教會將比社會面對的問題更加險峻,因為社會的出生率再低,總有人會生養孩子,但教會沒有出生率,將是面對關門的未來。相信沒有一位牧者會說我是來準備關門的。但我們若不做些什麼,教會的困境就不會改變。特別中小型的教會不論是在都會區、次都市或鄉鎮,在人力與資源上都不若大教會來得充裕,當如何尋找活路?這或許更像是「排球少年」的主角隊伍-烏野高中與主角日向翔陽,如何在其中突破,以致從「不會飛的烏鴉」在諸般限制中成為可以蹬地高飛的小巨人,取得沒有想像過的勝利。
所以,我想藉由「排球少年」所傳遞的一些信念來作為議題討論的串連。
毋需追憶昨天
這是與烏野對戰的稻荷崎高中所高掛的標語。這個標語可以有三種解讀,一是否定昨日的回憶,一是不沉浸於過往的榮辱,最後是意指昨日已成為今日的養分,強調要把握當下的此刻。
對於教會而言,倘若我們認真去回顧過往教會發展中的挑戰與回應,就能更了解所謂的傳統或事工運作方式從何而來。此舉並不是要否定過往在牧養上的種種努力與嘗試,因為之前的牧者與同工都是在某些時空情境下,按著從神而來的領受與自身的經驗信念作了各樣事工策略的決定,以致帶領了教會走到現今的樣貌。因著對於過往事工決策時空因素的了解,我們就能更清楚分辨此時與當時的異同之處有哪些,也才能對於是否要做出改變而有合宜的取捨。
在面對當今的挑戰時,教會的長者們容易停留在對過往成功繁盛之時的懷念,在討論困境的解決當中,常常會說的就是「想當年我們…」。面對改變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會有擔憂,因為教會所剩不多,如果失敗了怎麼辦?那樣的景況彷彿列王紀的寡婦,看著家中只剩下一點點的油與麵。又或者長者們會覺得過去的成功代表有效與行得通,所以歸咎於現世代的靈性光景欠佳,卻對於世代的變遷毫無意識,這都會成為教會改變的阻力。
我們不是要否定昨天的種種,也不該沉浸於過往的光榮,反而更該把握的是因著教會長輩們在過去的努力開創所留下的美好榜樣與精神,在昔日奠定的信心基礎上繼續建造。每間教會的設立都是為了福音廣傳的需要,從耶路撒冷教會到安提阿、哥林多教會,福音真理以不同的形式向當地的居民傳遞,面對生活經驗有差異的不同世代,我們要謹慎真理的教導,卻也要更多開放的去回應世代與所在地區的需要,才有可能走向新的局面與生機。
正因為沒有翅膀,人們才會尋找飛翔的方法
沒落的烏野球隊,相對也失去各樣豐沛的資源──缺教練、缺經費、缺經驗,這個樣貌也像極了此刻台灣許多的中小型教會。烏野球隊在洗刷「不會飛的烏鴉」名號過程裡的各樣努力,也提供我們思考的一些方向。
烏野球隊一開始只剩下幾位還喜歡排球的高中生撐場面,他們喜歡排球但找不到可以更好的途徑。這時出現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不是主角,卻是影響整個烏野翻轉的開始,就是球隊監督武田老師。他不會打排球,也對於排球運動懂得不多,但他知道如果要幫助這個球隊改變,需要尋找到合適的教練與增加球隊對戰的經驗。他在極困難的處境下,多次拜訪年輕的烏養教練,用短期性的邀請來增加合作的機會;他也多次電聯昔日與烏野高中有深厚情誼的音駒高中貓又教練,促成了後來的練習賽以及集訓發生。
好些牧者在面對新世代的青少年工作時,常常會以「我老了」、「我不會/不知道」、「我沒有時間」來做為無法投身的理由。但教會事工的推動,牧者或者重要執事、長老的意願,是能否開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決策者看重這個危機,並且願意在其位發揮影響力,危機就有機會開始轉變。
過往我們對於青少年工作常常想到的就是只有年輕人才能做,但事實上年輕人能夠做的十分有限。面對兒少的父母,面對教會場地、經費與行政的需要與協調,面對兒少自身的各樣身心症與人際家庭生涯難題,都需要有成人與牧者居中的協調與幫助。問題是,牧者知道現在自己的教會兒少工作亟需補上的是什麼嗎?我們是否認真的全面檢視此刻的問題是什麼呢?我們需要在一切的行動之前,找到真正問題的根源,跟可以開始改變的地方。對於武田老師來說,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設定目標來做為策略與規劃,並且在執行的過程裡因應環境的變化來做回應。
不要停止進攻,要全員進攻
資深的香港青少年工作者葉松茂博士曾經分享到他自身在堂會做「大手佈道」的經驗。他提到每年都要對升中學的學生們做大量的佈道工作,才能確保教會的生生不息。但對照現今的教會,我們往往身陷於例行性的行政工作與內部探訪關懷,教會的眾多工作都是為了滿足已經信主的信徒,而非關顧尚未信主的鄰舍。當我們忽略向外的佈道時,教會成長的停滯就不遠。
過往我們的向外佈道大多採取各類福音機構所提供的活動,花了很多人力、心力與物力完成一次性的活動,卻看不見激勵的果效。在鄉鎮的中小型教會還會遇到一個困境,就是連要舉辦一次性的活動,都缺乏同工與資源,若因此就放棄外展,教會的斷層就會更加拉大。然而另一方面,在看似要什麼沒什麼,或者做到整夜打魚卻無所獲的時刻,教會或許該重新思考什麼樣的福音策略,才是自己教會所需要並且能夠做得好的?
每個教會都是獨特的有機體,坐落在不同的地點,由不同特質與個性經歷的牧者所帶領,加上會眾與長執的千百樣,組合成各樣的可能性。沒有一個教會可以完全複製另一個教會的經驗而成功。烏野球隊在集訓與比賽中歷經遭遇不少隊伍,每個隊伍的標語都在反映他們自己的特色與信念。烏野球隊的成功在於他們沒有執著一定要怎麼做,意思是他們沒有不能打破的框架;並且在每次對戰中,用心消化各個球隊所帶來的刺激與挑戰,轉化成為他們所能使用的武器與戰術。
因此,教會外展工作的首要任務,不是去尋找資源,而是看見周遭鄰舍的需要。誰是我們的鄰舍也就是福音的對象呢?他們的特質與需要是什麼?他們怎麼看待信仰與教會?又適合以什麼樣的方式理解福音?當我們把福音工作的關注從我們覺得應該要給他們什麼,轉向他們實際需要什麼的角度時,才會真正讓福音與他們有接觸的可能。
教會內部也當思考,福音聚會要效法大教會的模式嗎?一定要在週末嗎?一定要在教會嗎?兒少聚會一定要在主日崇拜同時進行嗎?如果要長期建立關係,是否每次福音活動都要呼召決志?我們是否只想要透過活動節目來吸引他們,卻忽略了真正關係的建立?所有的教會服事都要決志受洗了才能參與嗎?有沒有哪些服事可以成為橋樑讓慕道的兒少可以參與其中,以致於我們有機會更多帶領他們?為了接觸並幫助他們減輕適應的困難,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可以調整又不違背真理的呢?我們的會眾是否預備好歡迎這些人加入教會呢?
再者,現今的家庭活動型態改變,隨著教育與資訊的普及,不論是中產或勞工家庭的兒少父母,對於自己孩子的掌握度與連結度也增加,如果要長期的與兒童青少有所連結,不能忽略對於父母的關係建立。不論在都會或鄉鎮,不論二代或未信,好些兒少參與教會活動都需要父母的接送,我們如何在帶領兒少福音活動時,也為父母預備合適的聚會呢?或者在等待接送之時,是否有成人願意參與來接待父母,使父母也與教會建立關係呢?
當我們以教會為本,來看待下一代的福音工作時,就會發現它無法只靠單一或幾位同工投身兒少工作就能完成,一個福音事工的成就需要所有教會成員同心的配搭、彼此恩賜的幫補方能達到。
比賽還沒有結束,永遠要記得向上看
這些年在眾多教會間走動參訪,那些能夠從無到有展開兒少事工新氣象的教會,都是充滿危機感的教會。他們不是只在嘴上討論陳述困境,而是觀察教會內部與外部的景況,為了突破困境而採取行動。好些福音活動一開始的人數不多,但他們仍然盡力關心每一個兒少與他們的家庭,讓這些人成為了他們的推廣者,慢慢的累積口碑,讓福音聚會成為當地鄰舍所期待的活動。有些教會不是等有人來了,才開始預備他們需要的環境,而是在人還沒有出現之前,就用信心的眼光作預備,因為他們知道很可能只有「一次」的機會。
更多時候,在那些人口負成長與外流嚴重的區域,他們用禱告來求神預備所需要的一切,當他們走在神的心意時,神就在他們沒有想到的時刻預備了超乎他們想像的一切,包括人、包括資源、包括機會。策略的確重要,但始終成就一切的是教會的元首──基督耶穌。
或許此刻我們的教會鮮少或是根本沒有兒少,又或者我們孤身一人,在經濟通膨與奉獻減少當下感到資源短缺的重擔,但上帝仍然在教會裡掌權。在眼見什麼都缺乏的情況下,我們也被挑戰要用以斯帖的心志「死就死吧!」來突破過往經驗與認知的限制,尋找另一種新的嘗試。教會還沒有關門,比賽還沒有結束,我們的上帝還在繼續工作,要在新的世代群體中贏得他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