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發光使命協會秘書長、第四十屆校友╱洪中夫牧師
根據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的教勢報告,2022年台灣教會聚會的總人數為445,727人,其中青少年(包括國中、高中及大學生)有53,574人,兒童有54,293人,兩者人數相當。然而,小學有六個年級,而國、高中及大學共有十個年級,兩者人數竟然相當,顯示出青少年族群的流失極為嚴重。這是台灣教會下一代面臨的困境,也是中、小型教會在信仰傳承方面的挑戰。
反思目前教會兒童及青少年的牧養現況,儘管主日學老師和青少年輔導投入了大量精力,但面對現今網路文化及多元的價值觀,僅靠每週約兩小時的聚會來提升青少年的靈性成長是有其限制的。另一方面,隨著教會組織發展越來越成熟,許多父母將教養孩子的責任交給教會,自己卻疏於承擔。在缺乏家庭牧養的情況下,不僅難以實現信仰生活的具體化,也削弱了家庭對信仰傳承的影響力。
事實上,基督教會除了小組、團契及崇拜等牧養的功能外,還包括個人和家庭,彼此連結成一個整體(如圖示)。如果通過家庭祭壇來強化孩子的靈性教育,不僅能夠彌補牧養系統的不足,且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遠超過在教會中的時間。若能充分發揮家庭祭壇的功能,可以達成以下的願景:
1.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家庭:通過讀經和禱告,家庭成員能夠更深入地認識神對家庭的心意。
2.在基督裡激勵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在真理中成長,成為敬畏神的人。
3.增進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幫助家人誠實面對自己的罪,並解決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
4.培育孩子成為基督的門徒:通過服事操練,提升孩子帶領聚會的自信和能力。
青少年事工與家庭祭壇的整合
有鑑於發展家庭祭壇的迫切性,近年來筆者在所屬的「中華發光使命協會」中,帶領團隊研發並推廣「恩典時光家庭祭壇」,期望在教會青少年的牧養系統之外,提升家庭的牧養功能。換言之,推動家庭祭壇的對象是優先邀請所屬教會的青少年家長參加,鼓勵父母每週安排一次家庭敬拜的時間(兩週一次為例外),這樣可以帶來相輔相成的效果,如同一隻鳥的一對翅膀,能使孩子的靈性成長飛得更高、更遠。
然而,鑑於過去教會推動家庭祭壇往往無法持續,並考慮到中、小型教會在推動家庭祭壇事工缺乏人力,建議每三個家庭(兩個或四個家庭為例外)組成一個共學小組,並選任一位家長擔任小組長。小組長負責關注其他兩個家庭的執行狀況,每兩週或每月進行一次小組共學,討論家庭祭壇教材的內容,分享帶領經驗,並學習親子教養的新知。在此過程中,牧者或青少年輔導也可以擔任督導並給予小組長必要的協助。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少推動過程中的額外人力需求,還能提升家長的參與感和凝聚力,陪伴家長走得更長遠。
父母共學小組的運作模式
非洲有一句諺語說:「要走得快就獨自上路,要走得遠就結伴同行。」為了幫助參與家庭祭壇的父母結伴同行,鼓勵每三個家庭的家長每兩週一次(每月兩次為例外)在線上或實體聚集,進行大約60至90分鐘的家庭祭壇教材備課。即使各家的教材進度不同,家長們仍然可以分享經驗,增進帶領的果效。此外,父母們也要一起學習,通過觀看「GOOD TV好家庭影片」,提升親子教養的能力。因為,若缺乏良好的親子關係,家庭祭壇將無法有效進行。
透過這些聚會,家長們可以互相支持和鼓勵,共同面對挑戰,並分享成功的經驗和方法。這種結伴同行的方式,不僅能提升家長們的參與感和凝聚力,還能確保家庭祭壇的持續發展和成效。
此外,共學小組每季第三個月舉辦一次家庭聯誼(聚餐),邀請各家青少年參加,凝聚三家成員的關係,並分享感恩見證,頒發父母和孩子當季的榮譽證書。證書一年四季分成四種顏色,分別是藍寶石證書、綠寶石證書、紅寶石證書、黃寶石證書,象徵天上耶路撒冷用各樣寶石修飾的城牆根基(參啟二十一11、19),也成為家庭成員信仰的基石(證書範本)。
從質產生量的倍增策略
接下來,讓我們來說明教會推廣的策略,也就是「倍增模式」。一開始,我們可以邀請三個家庭的青少年父母成立共學小組(兩個或四個家庭為例外),即使一個家庭僅有夫妻一方參與也可以。建議在初期參與的家庭中,優先挑選積極熱情、關心孩子靈性教育、有較多時間的父母,從事第一季(第一階段)的家庭祭壇工作,並賦予這些家長「教練」的角色,以便在未來第二季時,透過成功的經驗幫助新加入的家庭。
換言之,在經歷一個季度後,將最初的三個家庭的共學小組的家長分開,每個家庭的「教練」(夫妻雙方或一方),再去陪伴另外兩個新參與的家庭,建立新的共學小組,並擔任小組長。舉例來說:最初從六個家庭(兩個共學小組)開始,第二季即可增長至十八個家庭。這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倍增過程,接著持續進行一年的共學。因此,只要找到三個家庭先開始家庭祭壇的運作,就能帶來改變了,如此教會即可以減少事工的負荷。
如果教會的家庭數不多,可採用「一般模式」,即第一季就邀請所有的家庭參加,每三個家庭成立一個共學家庭,並選立一位組長,持續進行一年的家庭祭壇。上述兩種方式都可行,但建議優先選擇「倍增模式」,即便家庭數較少,還是需要先有實踐經驗,有生命改變的故事,這樣邀請家長們參與就更有說服力。
創意與啟發性的教材
目前「華光協會」編寫了兩套一年五十二週的家庭祭壇材料。一套是針對小學四年級至高三的箴言書教材,另一套是針對小學三年級以下至學齡前的繪本閱讀教材。(【教材試讀】)若家中有兩個孩子以上,建議優先使用符合較大孩子年齡的教材。聚會流程包含點燭、詩歌敬拜、闔家歡時刻、聖經閱讀、經文信息、反思分享、金句背誦、感恩分享與代禱、熄滅蠟燭等單元(流程中除了聖經閱讀、經文信息、反思分享、感恩分享與代禱為「必選」之外,其餘單元為「可選」,家長可按實際需要調整流程)。透過這些精心設計的聚會內容,可以引發孩子的興趣,並引導他們將真理應用在生活中。
家庭祭壇也被稱為家庭崇拜、家庭敬拜或家庭靈修時間,是指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敬拜神的時刻。在開始階段,如果孩子不太習慣,可以先進行短暫的5至10分鐘的分享,然後逐漸增加到30至40分鐘。如果孩子一開始不太願意參與,可以從簡短的讀經和禱告開始,不用馬上使用教材,重要的是讓孩子享受這個精心的時刻,慢慢地,他們自然會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此外,父母在帶領家庭祭壇時,要將信仰生活化並以身作則,切忌說教或嘮叨;期待父母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帶來美好的信仰傳承。
培育敬虔的後裔
有位清教徒曾說過:「我們家裡的孩子是為神而生的;神賦予他們生命,並把他們交託給我們。」這段話表達了孩子是神所賜的禮物,並將他們託付給父母的觀點。因此,父母應以管家的身分來教養孩子,培育他們成為神的兒女,而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孩子。
詩篇七十八篇亞薩在訓誨詩中提到:「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因為,祂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祂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好叫他們仰望神,不忘記神的作為,惟要守祂的命令。」(詩七十八4-7)願我們在家中傳承基督的信仰,使下一代在年少時期就能仰望神──在困難中信靠祂,不忘記神的作為──對神心存感恩,並守神的命令──成為順服神的孩子,直到老年也不偏離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