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教師/張聖佳

編者案:本文為講員於2018學前靈修會專題之講稿,限於版面,將其內容稍作精簡,讓我們細細品味,好迎接生命中的挑戰。


經文:可十32~45

各位師長、同工和同學平安:

這段經文是耶穌在馬可福音第三次預言祂將受害,也是把祂的受害內容講得最為驚悚的一次。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佈道旅程的路線比較特別,到此才第一次提到耶穌要前往耶路撒冷。然而,在這之前耶穌其實已經幾次到過南邊的撒馬利亞和猶太地。馬可福音很看重水,水上行船,耶穌的事奉多少時候在水一方,祂搭船往返加利利海周邊的不同羅馬行政區,特別是加利利區和低加坡利區,搭船之外,還要加上兩條腿的行走。耶穌和門徒以加利利海為中心,北到近敘利亞的行政區域,或向西北到推羅希頓這個腓尼基行政區,甚至穿越低加波利沿岸,向南走到約旦河岸以東的區域,風塵僕僕,往來周遊。耶穌帶著門徒,彷彿是走向應許之地的新摩西帶著以色列民繞行曠野,不知何時才可抵達終點。耶穌帶著門徒,四處繞行宣揚天國的福音,門徒心中盤算的卻是,應許之地什麼時候才會到來。「Quo vadis, Domine?」「主啊,你要往哪裡去。」「主啊,你要把我們帶到哪裡?」

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成為上帝的兒子。三本對觀福音書都一致記載,耶穌在第一次預言自己要受難之後,接著就在山上變相。這是一個高峰的經歷,但緊接著耶穌卻墜入最深的絕望,受大苦難而死。祂要領受另外一個洗禮,像是祭物一樣被宰殺、被獻上。耶穌說:「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路十二50)如果沒有身體的復活,就沒有上帝的兒子。但是主耶穌基督如果沒有被利刺穿透、沒有經歷死透,那在創世之前和天父同享榮耀的耶穌基督如果沒有無助地被拋棄在十架上嚥下最後一口氣,上帝成為人也不會是事實。如果基督沒有經歷可怕的死亡,祂的復活就不是榮耀的盼望。

32節說:「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耶穌頭也不回,走向耶路撒冷。祂認識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祂的一生就這麼多時間,沒有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因為祂的一生只為了完成父上帝交託的旨意。祂認識自己,對祂來說,只有當時間到的那一刻,祂會如何行這個問題。「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九51)耶穌認識自己,祂對自己的心誠實,而這帶來的糾結更強烈,心中那股安息和恐懼間的碰撞更折磨祂。祂可以逃避,裝做不認識自己,對自己有所保留。祂可以不對自己的心誠實,假裝不知道該做什麼。就好像,人可以用不認識自己來逃避真相,躲避內心叫他去完成的事。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人還是可以用無關緊要的事情來取代重要的事情,但總覺得事情一直沒有做完,愈來愈忙,生命愈沒有真實感。2014年底《中國職場人時間管理報告》指出,廣州有74%的人(也就是高達四分之三的廣州人)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其他的四分之一我想或多或少也會拖延。拖延是人生的一種驅動力,但這是負面的驅動力,那顯出人的有限與無知,人的瑕疵,顯出人的生命失喪,被擄走,因此人需要被贖回。這份管理報告說,拖延的人會愈來愈忙,愈陷愈累,無法自我調整。當然也有人會愈拖延愈來愈混。

耶穌認識自己,祂對自己的心誠實,沒有逃避祂的命定,祂也無法逃避。祂沒有拖延,因為祂心心念念在天父的旨意。祂認識自己的身份與天父合一,認識自己其實很想沒有苦杯,祂忐忑,祂驚恐,祂向天父大聲流淚哀哭,但是祂確知必須喝這苦杯。沉重的苦杯,幾年下來累積的疲累,群眾瞬間的背叛,被宗教權柄宣告隔絕,被人間的政權剝奪生命,被最不潔淨的外邦人來戲弄,身體被吐唾沫玷污,被自己門徒出賣和否認,肌膚和筋肉被踐踏和撕裂,口渴,生命指數衰竭,呼吸痛苦,母親充滿悲痛注視自己的孩子在十架上掙扎瀕臨死亡,那稱祂為愛子的天父和那像是鴿子一樣的聖靈都隱藏了。宛如是重力加速度在往下掉,愈來愈低,愈來愈簡樸,愈來愈沒有,愈來愈靠近被永遠的遺忘,無人記念。

你想到這裡,會不敢再往下想。就好像看到一個人快要往懸崖走下去,你站在另外一個山頭,聲嘶力竭的吶喊:「耶穌,祢趕快調轉,祢趕快背叛,就沒事了,就一切重新開始了。耶穌,祢還要出頭啊!」耶穌面臨這些,卻說:「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約十二26)耶穌認識祂自己,這是無瑕無疵的自我認識,滿有真理的認識,是沒有失喪生命的自我認識。耶穌認識、也知道自己就是生命。「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十18)耶穌認識自己的身份,沒有耽延,這樣的認識是完全的,這樣的自我認識是耶穌的驅動力,那是驅趕撒但的生命力。

反觀,門徒看見耶穌的變相、行的神蹟,他們深信,夫子就快要成功了。即便聽到夫子三次預言自己將死,門徒聽一次、兩次、三次,他們還是聽不進去。這位夫子走在前頭,安靜卻堅定,從祂散發出來的生命驅動力讓門徒感到震驚,讓跟從的人感到害怕。門徒的心也在糾結,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大有期待。可是他們也害怕,因為這麼有能力的夫子居然講了不吉利、不成功的話。門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很快就會變成魯蛇,個人盤算要全部失敗。門徒不認識耶穌的心意,或者說,不認識自己真正的需要。他們的腳在跟隨耶穌,卻是在拖延。他們生命的驅動力是拖延。他們不去面對耶穌所告訴他們的真相。或許,門徒知道,也意識到,他們的想法會失敗,耶穌的預測才是真的。但是他們竟不願承認自己會失敗,活在自我的否認裡。他們糾結,可是那與耶穌的糾結是不一樣的。要和耶穌走同樣的路,這條路簡單卻是孤獨,是挑戰自我、逼人做抉擇的,是逼人要放棄拖延,讓人震驚,讓人害怕,這條路是沒有能力、也沒有動力去討好人的。

接下去談作僕人。同樣的,人若是沒有自我認識,要如何謙卑得下來?一條牛在牠倒下過世之前,可以把一片田犁過多少遍,幫助這片田長出多少的糧食,餵飽多少的人?這條牛就是奴隸,牠是在捨自己的命,餵飽多人,做多人的贖價。這條牛就是卑微的僕人。然而,沒有自我認識,如何得知什麼是僕人?人沒有自我認識,就只會想逾越更多的界線,使喚更多的奴僕。而當我們認識自己,可能就會發現這群門徒離我們好近,就在我們的心裡。人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勢力。過去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事奉的人,看像似羊,實際卻是狼。就好比門徒,耶穌孤單的面臨前路,他們卻滿腦子都是地上的江山。但,門徒的想法放眼時下看起來更正統,如果有機會不這樣子行,那反而才像是異類,不是嗎?托爾斯泰那篇有名的短篇小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講的不就是人那個貪婪,好大喜功的心?……一天只要一千盧布,看你腳程多快,太陽下山之前,凡你腳下跑過之地都屬於你的,多麼誘人的應許!如果有人和初代的教會講這個價碼,我相信,就著人性,會希望一天走完耶路撒冷、撒馬利亞和猶太全地,一天就可征服完,一天就可當全世界到地極的主人。但是,即使征服了全地極,人的心還是征服不了。男主角帕霍姆就是死於自己的不滿足。他真用一天走完那一大片他用盡全力走完的土地,讓人咋舌。他咬緊牙關,咬牙切齒地走,最後他達陣了,成功了。代價是花掉他所有的力氣,也就是他的命。他倒地之前的最後一幕,描繪多麼地刻骨銘心。

儘管害怕死亡,帕霍姆還是沒有停住腳步。他說:「我已經跑了這麼遠一段路,如果再停下來,賣地的那群人會說我是個傻瓜。」……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帕霍姆離終點僅有咫尺之遙。在最後的一刻,帕霍姆還清楚記得自己當初的夢想,就是擁有大片的土地。但這時他腦子也在想:「上帝會讓我在這片土地上活下來嗎?我已經丟掉自己的性命了,我已經丟掉自己的性命了!我根本走不到終點了。」最後,帕霍姆抵達了位在山頂上的終點,他再一次想起自己的夢想,他大喊一聲,雙腿一軟,身體向前一撲。帕霍姆的僕人衝過去想把他扶起來,卻發現帕霍姆正在吐血。帕霍姆死了!僕人撿起鐵鏟,在地上挖了一個洞,把帕霍姆埋在裡面。結果,帕霍姆最後所需要的土地,居然只有他從頭到腳六英尺那麼一小塊。

各位,人辛苦的抓,卻瞬間如江河東流。而那形像卑微、在今生受羞辱的馬利亞,因著認識自己的本相,就由衷地頌讚上主說:「那有權能的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耶穌要門徒不要羨慕可以管束人的權力。盧雲在他《奉耶穌的名》裡提到他生命驅動力的改變。他指出,神學院的生活容易落入個人主義和明星主義。一來大家都有事要做,要忙,二來神學院像是一群菁英生活的地方。在神學院裡,管束人的反而是一股個人主義和菁英主義的文化,是對這種氛圍的迷戀和不捨。而神學院和教會處於共生關係,教會也流行起明星的風潮,像是在追求走鋼索的表演藝術者,這難道不是一種虛榮和無知?可是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其實沒有能力吸引成千上萬人歸主,我們的事工缺乏能力,在少年、青年和老年人當中也不如想像中受歡迎,也不能如願地去滿足別人的需要。當經歷這個發現後,我們剩下的誇口、驅動力是什麼?盧雲找回他的平安,是當他回歸到他的耶路撒冷之路,那是讓他不習慣和害怕的,是剝奪他的自我的,是要他去當奴僕的。他在學術生涯的巔峰,前往「方舟之家」照顧弱智的病患。他在原先的舒適圈認識到自己的虛空,他看見了耶穌給他的召喚,於是不遲延的跟隨。結果,在照顧弱智者的時候,看見耶穌走在前頭。

我們不需太美化盧雲的經歷。盧雲所做的在人看比打雜還浪費生命,跟被使喚的奴隸差不多。盧雲不是要我們去景仰他。耶穌是殉道者,盧雲只是選擇走一條相同的路。

弟兄姐妹,你生命的驅動力、服事的驅動力是什麼?是什麼驅動你來到華神?不管你是在這裡教學、工作或讀書,華神只是一個階段,正如同我們的今生,且讓我們珍惜。我們在這裡可以領取、可以得到的,只會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這因此值得我們省察自己的動機。耶穌是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走進華神,走出華神,還要繼續走往耶路撒冷。地上再好的東西都會過去,華神有一天也會過去。一次的聖靈大覺醒,不代表會一直覺醒。走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會遇到試煉,聖靈用苦杯來為耶穌施洗,如果我們要進入神的國,聖靈也會用耶路撒冷之路為我們,用試煉為教會施洗。在走向耶路撒冷的路上,求知和求進步是理所當然的,要認真、虛心的求知。但更重要的,要不斷認識自己的有限和無知,免得生命功課被拖延了。惟有如此,才能把我們帶向耶穌基督。

八月十四號(2018),美國喬治亞州的小學六年級十二歲的學生柯貝克(Kaden Koebke)接受腎臟移植,捐腎的是他的小學老師威爾金森(William Wilkinson)。喬治亞州在歷史上曾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但捐腎的威爾金森是黑人,他卻願意捐出能活命的重要器官—腎給這個白人孩子。這個例子幫助我們思想,耶穌就是用祂的生命來替代我們的生命,祂不是貴氣十足的超級人物。祂是被歧視的奴隸,做多人的贖價。十字架不是大理石,是用來釘死人的,釘死你我生命中的那個不可能,那些碰不得的不可能。那些的不可能都像是高貴的大理石,就在我們的生命裡。你曾經被刀子劃傷過嗎?那是相當痛的感覺,但耶穌卻是被釘死,在祂裡面沒有高貴的大理石。而這位被釘死的主卻有能力讓我們那碰不得的拖延本性被祂的生命來替代,讓這些拖延的本性不再拖延我們生命的功課。弟兄姐妹,自我不死透,神的兒子就無法誕生!

你的驅動力是耶穌,還是自我的短暫喜好?你是想當一個蒙愛的乞丐,還是一個自滿的財主?還是你兩者都要,在地上當財主,在天上當乞丐?你是依靠人的膀臂,還是靠近耶穌的心懷?俄國正教的聖人撒羅夫的撒拉弗他說:「你若得著賞賜平安的聖靈,你旁邊一千個靈魂都會得救。」美哉斯言。弟兄姐妹,這不是一種個人的嚮往或是菁英主義,而是成為麥種。主對我們的召喚,是成為被耶穌基督所驅動的麥種。如果你只是可結出一顆麥粒的種子,那麼就讓聖靈這麼做,這就是最美的成就。如果你可結出一千顆麥粒,必須先被踩踏到土裡面。而所謂的耶路撒冷,就是耶穌要你被種下去的地方。我們都知道曠野很荒涼,在曠野生活沒有抽水馬桶,這太恐怖,太難熬。但好歹,一片曠野如果到處有麥種,它就有機會成為麥田,一條通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如果沿途有麥種,它就有機會成為麥田之路。真正能養活生命的,不是抽水馬桶,而是麥田。

我們都是主的麥子,一個神學院有正常發育的麥種,耶路撒冷就已在我們當中。但,一片土地如果灑滿了麥粒,每顆麥粒水都吸得飽飽的,結果卻都發育不出來,那麼這片土地如果叫做耶路撒冷,也會變成荒地。弟兄姐妹,為我們釘死的耶穌渴望我們都成為被聖靈來改變的麥粒。而如果有了耶穌的聖靈,一個人繼續說:「耶穌,謝謝祢為我累死,謝謝祢這麼乖乖牌,為我做牛做馬,讓我可以繼續做我自己,只在乎我自己。讓我繼續地怕麻煩,繼續地不願意扛起我的位份所應該肩負的榜樣。耶穌,我歌頌祢,我讚美祢,我敬拜祢。」你覺得這樣的事可能嗎?

耶穌死了三天,之後復活。神秘的三天,彷彿人類歷史只有這三天,彷彿是復活升天的耶穌將要再來前的三天。那好像是過了三千年。這三天,彷彿是我們本身、你的會友、你的教會,那零零總總、痛苦的歲月加總起來彷彿是三千年。但如果我們認識自己,如果我們從聖靈得著了不死的信心,這三千年的痛苦會有耶穌基督來承擔。三千年的痛苦當中依然有麥田在那裡,讓人看到希望。然而,耶穌死後三天復活,也提醒我們時間會到。主是大牧人,為羊捨命,祂知道誰是祂的羊。我們都想當好牧羊人,保護我們的羊。如果你是好牧人,你會跟野狼握手嗎?不,你不會,我們的大牧人主耶穌也不會!因此,三天之後復活是一個應許,將來羊和狼會被分開。讓我們謹記主的提醒,在那日,主對一邊的人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卻對另一邊的人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

各位師長同工與同學,面對接下來要臨到的巨大變動,有好多東西需要承擔,你和我都無法逃避。蒙恩的弟兄姐妹,我們要動起來。不管你是什麼身份,預備好自己來承擔主每天所要託付你的,或許其中會經歷不容易,枯乾,煎熬。但是,耶穌走在我們的前頭,願主藉這一切的熬煉使我們親近基督,更深被栽種下去。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