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學碩士科╱張捷


十四年前的夏天,在一場呼召獻身的大會上,一位12歲的女孩舉起了手,表情肅穆地走向台前:「耶穌,我願意照心裡所感動的回應祢!」而今年,這個女孩有幸進入了華神,總算開始了她的回應之路。這個女孩就是我,一位第四代的基督徒,一位驕傲自負,卻從未被神放棄的人。

一、大兒子的心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著作的《揮霍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中,描述著兩個失喪兒子的故事: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浪子小兒子外,大兒子則欲以良好的表現來獲得父親的獎賞,然而他內心其實是企圖以高道德獲取父親的權柄,所以,大兒子也是失喪的浪子。而起初我與神的關係,就如同大兒子般,積極地回應教會要求;表現良好的屬靈紀律;並且積極配合且服從教會權柄的行為。我期許藉著別人對自己的肯定,來獲得心中的成就與滿足,就像當年的法利賽人及文士一樣,被視為高尚的教會菁英。雖然自己沒有失去對人的憐憫與愛,但是對於有「跌倒」經歷的領袖,我不是震驚的無所適從,便是有種嗤之以鼻的鄙夷,彷彿自己是從一個高視角的角度,審視同工與眾人。

二、小兒子的歷程

高中時期,我經歷了一場使身心遭受極大傷害的社會事件,然而身為一個高尚的大兒子,我徹底瞧不起如此破敗的自己,羞恥、失敗、痛苦、不饒恕一一席捲而來,我無法原諒自己,更愧對於呼召我的上帝。所以我試圖更加努力的服事來彌補內心的羞愧,在教會裡的我看起來也越發的敬虔追求,但每當內心消耗到某種程度時,控告與謊言總會纏繞著我,說自己是偽善的人,講台上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卻表裡不一。雖然我曾試著把事情的

經過告訴牧長,牧長也為我禱告,我也選擇相信天父全然、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但卻仍然無法對自己釋懷,也常陷入一種厭世的循環。雖然因著信仰,我依舊活著,但也因為對信仰不健全地認識,我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更不認識全備的救恩。

三、饒恕與重塑

我,就像浪子回頭比喻中的兩個兒子,有大兒子的自負,也同時擁有小兒子的破碎。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生命有了裂縫,光才能透進來。」在一切的自大、自義摔碎後,我好像才看清楚了生命的真相,走在醫治恢復的過程中,才第一次意識到恩典是多麼地恩典,而救恩又是何等奮不顧身的愛,我深深被祂的愛吸引與滿足,同時也認知到自己是多麼地軟弱。在Good TV服事的過程中,上帝給了我很多恩典,先是因著擔任講道組的執行製作同工,使我在真道上有更深的扎根;此外,上帝也給了我許多生命成熟的同事們,她們成為我的屬靈同伴,且透過長期的陪伴,使我更多的成熟成長,經歷恢復與成全;最後,因著Good TV近水樓台的恩寵,祂藉著許多僕人使女給我引導與幫助,讓我對自己的生命更加有病識感,也更明白長久以來無法饒恕自己的原因。我開始擁有一種更新的眼光,不管是看待神、看待人,甚至是看待自己,都能夠以上帝良善的視野為出發點,並擁有一顆為父的心腸。驀然,當我再次回首傷害的時候,彷彿就能發出像約瑟般的感慨:「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創五十20)神真是化咒詛為祝福。

四、天路客的旅途

對於未來將要走的呼召之路,我明白自己如何看待「人」,將會影響我的服事動機;而如何認識「神」,則會是我能否走完這條路的關鍵。走過破碎、走進自由,這段暖身的過程讓我更加認識神的心意、救贖的計畫,以及祂對失喪靈魂的憐憫與迫切。在這個被罪惡侵襲的世界中,我有幸摸著天父的良善,經歷了極其恩典的修復,並那奮不顧身的愛,因此如今的我,也迫不急待想把這樣的愛與福音分享出去,並非是我能做什麼,或我可以做什麼,只因著耶穌是如此美好,且值得全世界所有的人來認識祂。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