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分校教務主任╱謝樂知
詩篇九十篇是詩篇卷四中的第一篇。我們都知道詩篇總共分做五大卷,但為何是五卷?又這五卷彼此間有何關聯?這是舊約學者常年不斷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近年來,學者逐步凝聚了一些共識,學者認為,這五卷呈現的是以色列的大歷史,且這歷史具有兩大核心主題,這兩個主題分別呈現在詩篇第一篇和第二篇之中。這兩首詩是詩篇全書的前言,點明了詩篇的核心主題,就是上帝如何透過「律法」和「君王」和以色列建立關係。詩篇第一篇是「妥拉詩」,頌讚以色列的律法。詩篇第二篇則是「君王詩」,談到上帝選立合祂心意的君王。
律法和君王在上帝的計劃中緊密相連,相得益彰,君王理當是一位奉行律法,致力推行並教導律法的君王,如此,以色列便能享有最高和最完美的福祉。
在詩篇中,大衛就是這樣一個理想君王的角色。詩篇卷一共39篇,其中37篇署名大衛,這些詩篇多數是哀歌,反映大衛顛沛流離的一生,他飽經風霜,常經患難,但無論什麼處境他總是尋求上帝的恩典和同在。
接下來的卷二,主角不再局限於大衛,還包括了可拉和亞薩的詩篇,他們是在大衛和所羅門在任期間,在聖殿中供職的人。接近卷二的結尾之處,我們聽見大衛年邁的聲音(詩篇七十一篇),並有接續大衛作王的所羅門的詩篇(詩七十二篇)。卷二最後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耶西兒子大衛祈禱完畢」。因此,卷二也就代表以色列的歷史由大衛轉向所羅門。
第三卷則好似王國進入分裂和亡國的過程,卷三以一首「小約伯」之稱的詩篇拉開序幕,為卷三定調,並為卷三抹上一層灰暗的色調,卷三越近結尾越顯黝黑,例如詩篇八十八篇13節道:「祢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 八十九篇49節問到:「上帝……祢要施行的慈愛在哪裡呢?」亡國之中,詩人眼目所見盡是羞辱。
以上是前三卷呈現給我們的故事,從大衛合神心意的君王,轉向大衛和所羅門,接著轉向王國的分裂和破敗,以色列最終因戰敗擄失而失去了家園,他們被敵人輾壓,在敵人手中受盡羞辱,不見上帝的恩手和上帝的救恩。
在這絕望之中,有一個古老的人物再次現身,這人就是摩西。詩篇九十篇的標題是:「神人摩西的禱告」。在絕望之中,以色列回想起上帝古老的應許,將來有一天上帝要興起摩西成為以色列的拯救,摩西再次成為神和人之間中保,透過摩西的口,以色列向上帝發出呼求。
vv. 1-2 上帝的良善和全能
以色列呼求的這位「上帝」是什麼樣的一位上帝呢?我們所呼求的和我們所盼望的是誰呢? 詩篇九十篇首先指明的是祈禱的對象:「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世世代代指向上帝永恆的屬性。居所指的是「家」,也就是安身立命的所在。家就是無論我們在外經歷什麼樣的風霜雨水,我們可以回到家中放下一切重擔,安然躺下如在青草地,如在溪水旁。上帝就是那個家,為人帶來平靜和安穩。上帝不單是內在人心最深處平安的根源,祂也是同時也是凌駕在世界宇宙之上,超越一切時空和空間的上帝,第二節經文說:「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上帝」。
這兩節經文是以色列對上帝的信仰宣告,這兩節經文意義非凡,因為以色列當時經歷的和經文所描述的正好相反。亡國被擄中,以色列失去了家,也失去了平安,他們的世界好似在眼前崩塌一樣,山河變色,國破家亡。然而,在絕望和破敗之中,在內憂和外患之中,古老的信仰宣告再次透過摩西的口表達出來。摩西吟詩頌讚上帝說:主,祢是居所(祢是美善),祢是超越一切的(祢是全能)上帝。
vv. 3-6 人的柔弱和無定
而人是什麼呢?摩西作為人和神中間的中保,第一、二節談到向「神」發聲,第三到六節談到這「向神發聲的人」。相對於創造諸山和世界的上帝,人渺小如塵土一般;相對於世世代代,從亙古到永遠的上帝,人如夜間的一更,短暫須臾即逝。上帝在天上,人在地上。短短幾節經文突顯出神和人之間本質性的差異。以色列在國破家亡之中,清晰地體會到了人的脆弱和渺小。
然而,人不單是渺小且短暫,經文進一步提醒我們,人生充滿了許多的不定。「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早晨我們看它的生命是如此強健,看它帶著強大的生命力破土而出,向上拔升,充滿無限的盼望和未來,怎料晚上回頭來看的時候,它已被割下,失去所有一切生命的跡象,枯乾捲曲,捲曲倒臥在塵土之中。這是人生極為真實的寫照。
人生無定,這我們都能明白,但經文中卻還隱藏了一個令人畏懼的事實:人歸回塵土,人如水沖去,人割下枯乾,這不只是人的一種無常而已,也不僅只是人本性上的缺憾以致人不得不服膺大自然的機械規律。令人畏懼和不解的是,經文說,促成這事背後的推手是上帝:經文說「祢使人歸於塵土」,「在祢看來,千年如一日,祢叫他們如水失去」,那發芽生長的是「割下」枯乾。
顯然,以色列所經歷的是出自上帝之手,但為何這樣一位稱為世世代代我們居所的上帝,反如懀劊子手一樣取去以色列的性命呢?這確實令人感到有些畏懼?原以為善的反倒成了惡。何以這安適棲居的上帝,帶來的卻是狂暴的流水和銳利的鐮刀呢?
vv. 8-10 人的罪和神的怒
第7節為這問題提供了答案,「我們是因祢的怒氣而消滅,因祢的憤怒而驚惶」。原來「上帝的怒氣」是這一切背後的原因。我們說上帝是愛,上帝是有恩慈、有憐憫的上帝,上帝是母親,將我們保抱在懷中如嬰孩。然而,這位仁慈,不輕易發怒的上帝,祂並非沒有怒氣,但究竟是什麼惹動了祂的怒氣呢?
第8節說:「祢將我們的罪孽把在祢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祢的面光之中」,原來上帝因我們的罪而發怒,上帝將我們的罪擺到了祂面前,不單是那顯而易見的罪,還包括那些隱惡,那些見不得人,那些我們隱藏起來以為沒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甚至可能連我們自己,因自欺的緣故,我們可能都不知不明的罪,上帝也用祂的光照明所有這一切的罪,將這些罪顯明在祂的面前。上帝主動將這些罪擺到了祂的面前。祂主動的用光照明隱藏在深處的罪,因為上帝愛我們,不願我們死在罪惡過犯之中,不願我們受罪惡挾制和捆綁,也不願我們為罪勞碌,得死亡為罪的工價。
接著,詩人描繪另一個更加令人絕望的畫面,他說上帝的怒氣非是一時,而是「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上帝的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9節)。罪漫過我們,覆蓋我們,如影隨行,成了我們無法擺脫的捆鎖。面對這樣一個短暫,無定,脆弱且又罪惡滿盈的生命,我們的救恩和盼望何在?
vv. 11-12 認識人和認識神
第11和12節是這首詩的轉折點,這裡講到「知曉怒氣的權勢」和「數算自己的日子」,這些詞語指向人的不足和軟弱。與此同時,經文談到敬畏上帝及智慧的心,談到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和宜關係。換言之,經文提醒我們,我們必須認識自己並認識上帝。
認識自己若是沒有上帝,我們是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如福音書所言,枝子若不連於葡萄樹,枝子就是死的。相反的,我們需要智慧的心,對我們而言,基督就是智慧。上帝藉聖靈賜下智慧,叫我們認識基督,藉基督得救,有基督的愛為激勵和榜樣,使我們得以邁向基督有完全的生命。
在神學院的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點,第一,要知曉祂的怒氣,數算自己的日子,清楚認識自己的渺小、短暫、無定和背逆。第二,要知道上帝賜下基督成為我們的救恩和倚靠。換言之,神學院的學習就是要謙卑自己,高舉基督。
vv. 13-17 神的愛和人的工
當我們回轉歸信上帝時,上帝也要回轉與我們親近。第13節詩人以「轉回吧!雅威!」作為更新的開始。這是詩人第一次提到上帝的名字,代表嶄新旅程的開始。「轉回」一字同第3節的「歸回」,上帝過去叫人「回轉」歸向塵土,現在詩人祈求上帝「回轉」歸向以色列百姓。
當上帝回轉之時,詩人渴望見到的,不再是「義憤填膺」的上帝,而是充滿憐憫和慈愛的上帝。詩篇第14節說道:「求祢使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慈愛的原文是指上帝恆久不變的立約之愛。經文中的「早早」兩字也可以翻譯作「清早」或「清晨」,英譯有時譯作daybreak,指的是太陽躍升而出,晨光乍現劃過天際的那一刻。「清早」代表我們迫不及待渴望見到上帝的慈愛,期望在天剛亮的第一刻鐘就得飽嚐上帝的慈愛,好叫上帝的慈愛有如日光一樣掃除一切的黑暗。早晨也代表起初,界定了往後一天的生活,也界定了往後的「一生一世」,以及子子孫孫(16節)。
愛帶來的是行動,因此,17節說道:「願祢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因著愛的連結,上帝的作為不再是以忿怒為印記,不再「使人歸於塵土」,也不再「叫人如水沖去」,或是「割下枯乾」,相反的,上帝的作為令人充滿「愉悅」(「榮美」宜作「愉悅」)。
最後,經文不只談到上帝的轉變,也談到我們的轉變。我們原是作惡的,常得罪上帝惹動上帝的怒氣,但經文最後講到說:「願祢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祢堅立」(17節)。不單是上帝作為不同以往,我們的作為也同樣不同以往,我們的所做所為不再惹動上帝的怒氣,而是上帝的心意和上帝旨意的延伸。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