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任院長╱蔡麗貞
1993年由「2000年福音運動中心」《教牧雜誌》主辦,華神與校園團契協辦的「認識新紀元運動座談會」,六位講員平均年齡是四十歲以下嬰兒潮出生的年輕一代,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歷史淵源、社會學、企業管理、牧會、神學)來分析這次新興的宗教運動。其中康來昌老師與筆者從神學角度來回應。當天華神禮堂爆滿並加開閉路視訊,可見教會界已感受到新紀元運動所帶來的困擾與威脅。華神延伸制後來陸續地開辦「認識新時代」的課程,裝備信徒因應異端。
十字架福音是每一議題最後的立足點
2001年筆者出版《十字架討厭的地方》,業已累積回應時代議題的實戰經驗,包括:靈恩運動、新興宗教、解放神學、婦女神學、同性戀、政治、文化、科學等課題,七年之間回應了兩本暢銷書,從《聖經密碼》(1997)到《達文西密碼》(2004),更有機會向信徒與世人闡明基督教的核心旨趣。這是教書生涯前十年所發表的專文,加上後來十年負責學院研究中心,辦過多場時代議題的研討會,常戲謔自己是雜家,不學無術,但的確看見十字架福音是每一議題最後的立足點,以亙古不變的福音來因應不斷變動中的社會,我們的房角石十分穩固可靠。
2015年華神最年輕的老師曾劭愷在臉書為這本書眉批:「『思考』乃是本書的重點,目的是刺激讀者思考。華人基督徒往往對許多議題帶有先入為主的立場,不願在深入的解經及系統神學上進行思辨,而這本書大膽挑戰華人教會當中『只有立場,沒有思辨』的風氣。」曾老師回應議題既快速又犀利,承蒙他友善地背書,知道在回應時代議題這項使命上後繼有人。
然而這項使命並非沒有風險, 2006年學院師長與校外幾位教授聯合寫作的《二二八的省思》,卻踢到鐵板,遭到意外的反彈聲浪,有人對其中幾篇文章的立場或文字表達不滿,有人藉口其中一篇文章未獲得轉載的正式同意書,竟然被迫焚毀所有印好的書籍,並且要求學院公開道歉。筆者深感二二八的議題仍是教會界的地雷區,教會不但不能成為社會傷痕的和平使者,反而成為強化族群對立的施暴者。這是參與公共事務原先的初衷美意會變調的危險。
同性戀議題與擁抱猶太文化熱潮
2013年同性戀議題從美國戰場轉移亞洲,教會難得展現大團結,不分宗派上街遊行表達反同婚立場。其實聖經對同性戀的指責不比其它罪惡如:驕傲、貪婪、拜偶像嚴厲,但同運團體的激進行動引起宗教團體的危機意識與強力抵制,導致教會與反同性戀被畫上等號,也引起年輕世代對基督教會的反彈,始料未及。
基於二二八焚書事件的慘痛經驗,2015年學院老師集體撰文的〈對下一代華神學生講論同性戀議題〉在院訊刊出之前,筆者出現莫名的焦慮。刊出前請幾位主內人士先審稿,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四篇專文中以筆者的文章最具爭議性,筆者已經做好被丟雞蛋的預備,膽顫心驚。意外的是曾老師與筆者的文章得到同志家屬的善意回應,私下互通幾次信函,《國度復興報》之後還單獨轉載筆者的文章,接受度差強人意。
2019年周學信老師針對台灣教會擁戴猶太文化與回歸希伯來崇拜儀式與慶典節期之熱潮,在院訊發表〈台灣教會與基督教錫安主義〉,指出福音派教會同情猶太人在歷史中的不幸遭遇,但不是基於民族主義或政治立場,巴勒斯坦難民的處境也不容忽視,福音是賜給所有族群,阿拉伯人與巴勒斯坦人不乏基督信徒,都在基督恩典的庇護之下。雖引起教會些許微詞,素來殷勤服務眾教會的吳獻章老師表示總得有學者點出此盲點。華神回應時代議題是具有超越的立場,不僅是對教會負責,接受教會監督;更是為聖經真理把關,發揮引導教會穩定前進的燈塔功能。
近代公共神學的挑戰
過去回應時代議題較偏向教會內部的信仰省思,最近十年興起的公共神學則聚焦與外面學界對話。公共神學是關注全球性的公共議題,盡量使用親民的語言,但是背後卻是持守基督教信仰來進行對話。筆者關注過的議題包括:核能與生態神學、太陽花學運的政治神學以及公共論壇的話語權運用等。
所有具爭論性的社會議題都存在著強烈的對立現象,因此涉及這類公共事務時都當有多元性的溝通胸襟與雅量,避免粗暴、侮辱的言詞。公共神學的建構方法是跨科際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把現實公共生活的體驗與道德倫理的價值做深入整合與批判,既要激情地溝通對話;又需避免偏激謾罵。
公共議題對教會與神學均提出嚴峻的挑戰,儘管教會與神學常面對被邊緣化的處境,但是當衝突發生時,各種聲音被拋出,也總是開啟對話的門窗,引致人類共同的難題或生命意義的終極疑問,這乃教會的專長,又需聆聽社會群體的聲音。
公共神學的重點不在於護教,乃在教會於平時就累積關注公共議題的專業能力,進行神學意義的解釋與引導。台灣還有很多社會與經濟正義的問題需要全民關注與討論。教會應鍛鍊信徒公共參與的素養,不要等待悲劇發生才啟動對話。既然首要價值不在護教,就要抱持可能會受傷的打算,以柔和謙卑的心服務教會與社會,進而緩和社會對立,醫治族群傷痕,以信仰的底蘊服務神所愛的世人。如今華神的新師資團隊整齊而多元,相信未來在回應時代議題上有更多生力軍加入,深耕這塊公共議題的信仰與神學之省思,與教會並肩作戰,與社會良性互動,友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