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考特‧莫羅╱美國惠頓神學院跨文化研究教授、學務長


所謂福音處境化,就是把福音放在一個人類的文化處境裡面來理解。而處境化又有三組交界點:福音的傳人(gospel-bearer)、文化(culture)和福音(gospel)。

一、福音

首先,到底什麼是福音?我不想把它變成化約主義,簡化成五個字。第一個字是耶穌,福音是從耶穌基督開始,但耶穌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祂就是彌賽亞,是基督。我在基督前面加了一個英文的定冠詞,因為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他們以為Christ(基督)是耶穌的姓,他們不曉得後面其實是一個頭銜。福音把它簡化成「耶穌那一位基督祂是主」。當然,只是這幾個字,你就可以有一系列的講座把它一步一步的講解,但是祂要確實在第一個人類和族群中展開,祂是時空的主。福音要求我們要降服於耶穌基督這位主。這樣我們就精簡地講到了福音。

二、文化

第二就是文化。文化是指人們活在系統中,是引自很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宣教士赫伯特(Paul Hiebert),有個人體系(personal system)、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屬靈層面(spiritual system )、文化體系(cultural system)、生物體系(biological system),還有物質層面(physical system)。我們就活在這系統中。在談處境化時,比較著重在兩個藍色的社會和文化的體系。

三、福音的傳人

什麼叫福音的傳人,就是你和我,因為我們承接了這福音,然後帶著它跟別人分享,所以當我們在從事基督教活動的時候,其實就在分享福音。

文化分層

文化不只是幾個系統的組合,它同時也是有分層的結構。從第一層來看,文化有人類的普通性;第二層是和民族相關的,例如台灣的文化有民族言語的獨特性;第三層與家庭和社群有關;第四層就是個人的特異性。對美國人來說,他們的活動比較著重在是第四層;但是在世界很多地區,他們比較著重在第三層,因為他們是比較集體主義,比較著重在社群和家庭。

第一層:人類普通性(共性)

第一、我們都擁有上帝的形象,然後我們通過耶穌基督來親近神,但是也需要通過上帝的各式各樣的驅使。首先我們是物質的存有,我們有身體上的驅動力和需要,例如,我們需要吃喝和呼吸,但是我們不止是物質身體的存在。

第二、我們是會思想的受造物,有心理的驅動力和需要,我們被創造在關係當中,但是文化卻規定了我們怎麼樣進行人際活動,我們需要被接納,也需要被饒恕。

第三、我們也是一個社交性的活物,有關係性的驅動力和需要。在社交媒體或網絡發展之前,我們大部分都是面對面的互動,但是我們現在都透過社交媒體與人連結,整個的樣貌都改變了。

第四、我們是一個有道德性的活物,我們的驅動力和需要就寫在我們的心上,通過我們的文化表達出來。我們就是活在這文化中,成為父子、母女或兄弟姊妹,人倫關係在台灣是比較建基在儒家的教導上,我不是把儒家當成一個宗教,我是比較在人倫制度來看。我成長的過程,從來沒有聽過孔老夫子教導的五倫,因為在我的成長環境中,從來沒有人教導要怎樣做一個好弟弟,怎樣用他的學說做一個好公民,但每一個社會,都有一個倫理準則,是非對錯。

第五、我們都生在罪中,並且生來就充滿了各樣的破碎。我們的動機常比我們口中所說的更深層。我即使是活在孔子這麼好的教導下,我也沒辦法表現出天上的模範。

第六、就是我們可以被上帝的恩典改變。以上這六點,是簡介人類的普通性,無論在哪裡也可以看到。

文化分層的深入探討

文化是有分層的結構。從第四層開始,一個人有靈、魂、體,一元論、二元論或三元論,我們留給神學家思考,因為在舊約新約其實從一元到三元都有提到。當然這個模式也有它的限制,因為只看到個人,沒有看到群體的關係。我們首先綜觀覧文化中設立的各樣制度,然後才詳細說明。

傳福音者融入在文化體系中

關聯(Associations

我們是跟人彼此連結,第一個連結就是出生的家庭,現在你在神學院,並不是說台灣所有人都來華神讀書,所以我們講到association必然是講包容了誰,排擠了誰的一個現象。例如上個月我參加了一場畢業典禮,當他們畢業走過講台之後,就會進入校友會,校友會就會跟他們保持聯繫,因為校友常是最慷慨地捐助母校,他們參與捐助,就進入第二個面向:交換的體系。

交換(Exchange

人在一生中都會累積很多的資本,例如財產。財產有些是可見的,有些是不可見的,不可見的有社會財產和社會地位等等。資本可以被看成為一個人的面,社交面、屬靈面、財務面、宗教面和體制面。

學習和教育(Learning

第三個元素是與學習和教育有關的,例如華神是一個教育的機構,有正規教育的部分,預備大家進入事奉,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正規課堂式的教育之外,還有在週末或本身就是一個服侍當中的傳道人,你有一個輔導或是mentor(導師),有可能是高年級的學長、老師或教會牧師,我們稱之為正規的教育。非正規化則比較多談到社會化,例如你聽老師在上課前的禱告、各自的小組禱告、或者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這些都是非正規的教育,在當中耳濡目染,學習做一個牧者,你周遭的人都在無形中示範怎樣做一個好的牧者或是有道德的牧者。你可能根本沒有想過,但是你已經從事處境化的時間。我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大家看見,其實每一個人都正在進行福音處境化。

機構(Organizations

最後是機構,同樣以華神作為例子,有一個架構性的,上面每一個課程組織的處長或領導,有董事會、院長、還有其他各級的幹部。也許在架構上看來和美國的神學院的有點相似,但是想法和背景有不同的地方。機構內當然有領導、有跟隨、有團隊、有自律,最好也有合一。不管這四個的哪一個面向,架構都反映了文化的價值。我們下次再深入分享。   (待續)

編註:本文為2021年4月19日華神林道亮博士紀念講座──「處境化:給整全教會的整全福音」第一堂專題之內容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