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考特‧莫羅╱美國惠頓神學院跨文化研究教授、學務長


處境化是複雜的

處境化這議題相當的複雜。人們是活在文化體制之下,他們對聖經或福音的認識,很大程度受到制度、聖靈還有邪靈的影響。在歷史上,關於處境化這個主題,其實曾經出現不同的詞彙概念。例如在新約有「道成肉身」、「作見證」、「歸一」或「更新變化」、「在猶太人中就作猶太人」、「在外邦人中就作外邦人」等等的說法。當中,光是「在猶太人中就作猶太人」和「在外邦人中就作外邦人」就已是很大的挑戰。你可以說要贏得穆斯林人,就要先成為一個穆斯林人嗎?有些人真的是很字面性地去實踐這真理,反而造成很多的挫折、混亂和挑戰。

處境化是兩極的

過去這些年來,從文化、福音和福音的傳人這三個角色的互動去探討處境化的議題。處境化有時被描述成兩個極點連在一起。第一個是規犯的極點,是神的道,不改變的,所以我們有永不改變的真道、永不改變的福音。啟示錄七章有一個隱喻說到末日天上的敬拜,大家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這當然不是說大家每次敬拜都要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而是在敬拜當中的普同性。

會改變的另一個極點就是我們的信仰,有血有肉的信仰,不要把保羅講的屬肉體混為一談,我說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信仰。永不改變的真道,相對的另一端是不斷改變的文化。啟示錄七章的隱喻說到來自各民各族各方,代表有血有肉的信仰,首先他們並不是用同一個語言在敬拜,如果都是用同一個語言,那到底要用哪一種,用聖經的語言希伯拉文、希臘文、亞蘭文嗎?每一個人都不是用這三種語言來敬拜,而是用各自的語言。

處境化的七個面向

1980年中期,我在肯亞就開始教處境化,當時幾乎都在說處境化的神學,但隨著時間發展,我們發現不能只停留在神學的討論。當然會有神學,但即使在神學方面討論很充分,並不表示在處境化這個任務就完成了。有一位宗教學家名叫Ninian Smart,他的專長是宗教比較。他說每個宗教都有這七個面向,有社交、神學、倫理、藝術、敘事神話、儀式,宗教經驗這七個面向。這七個面向全都被編織在一起,互相影響而構成處境化的各個面向。我根據Ninian Smart的理論,加入我自己的經驗和研究作進一步的發展。所有宗教都可以發展這七個面向。有些宗教發展得較複雜,有些比較簡單,但無論如何都會有這幾個面向。

社會層面 (Social)

社會層面是人們如何彼此連結或脫勾,這些情況常由某個制度來實踐,這制度又建立在文化的價值之上,例如我生來就是美國人,我沒有辦法改變。又例如我現在65歲,如果我要搬到台灣,我將會花很長時間去學習台灣的語言;不管我如何穿,你看我都不是一個華人。在社交層面,你是怎樣看我,我又是怎樣看自己。

神學 (Theology)

我把神學和倫理兩個議題放在一起,Ninian Smart用教義(Doctrine)這個字來代替神學(Theologoy),他探討的就是我們認識的一切有關上帝、宇宙和各樣受造物的真理,我們在這面向所探討的,還包括了一些方法論,怎樣建構和表達這些真理。比如我們在講道,是用口語傳播的媒介,又例如我現在做的是一系列關於處境化神學的教義,我是怎麼處理的?例子包括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上帝按照祂的形象樣式創造了人、神是愛、上帝是公義的、上帝想要與人有關係、人活在罪中等。這個層面就是教義,但沒有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而是先告訴我們這些概念與真理。

倫理 (Ethics)

你知道這些神學教義,接下來要怎麼做?認識真理以後,相對的就是義務。上帝愛我也愛你,然後我要怎樣對待你。我們可以說倫理學其實就是你認識神學以後怎樣應用。想想十誡,它是神學還是倫理?十誡是倫理的教導,是誡命,告訴我們該如何做。盡心、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守安息日、不可說謊、不可偷盜,探討的有些是正面的,我們該做的,還有些是負面的,我們不該做的,所以我們不只把神學處境化,還要把倫理合適地處境化。你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學習一系列的倫理,從父母、兄弟姊妹或延伸的家庭成員學習到。一個小孩如何知道什麼是對錯的呢?他們的學習大部分都是做錯了某件違背這社群的倫理,然後長輩糾正他們。作為台灣人,你可能學習了幾百個內化的倫理,但那不是美國人或非洲人的倫理。

藝術 (Artisitc)

上帝有創造性所以我們也有創造力,我們就是反映祂的形象。我們藉著藝術或科技的發明來表達和延伸我們自己。我說到的科技不只是大家看到的PPT,或可能很簡單的一支鉛筆或原子筆,因為有筆,我可以把我的想法寫下來,再過一段時間,我可以看我已經寫下來的筆記,耶穌的時代沒有紙和筆,所以祂講故事,因為故事最容易記住,有時祂說的故事讓我們很驚訝,故事的目的是要強化這些價值。

敍事神話 (Mythstorying)

有人說聖經裏大概百分之七十五都是敍敘事文或詩歌體裁而不是教導。我成長的期間非常喜歡羅馬書,它比較教義性而不是故事性,可是我讀四福音書那麼多故事,有時會錯失了某些部分。在我寫的書裡我用神話(myth)這個字,這英文myth在美國常常代表錯誤和迷思,是不真的,但我在書中用的myth是學術性的含意,而不是一般的含意。想想在教會中彼此對說的故事,有些可能說到有信心的偉人,可能是聖經人物走錯了方向。大部分人喜歡聽成功的故事而不是悲慘失敗的故事,我們要怎樣把故事敍敘事處境化?

儀式 (Ritual)

人有很多儀式性的表達和需要。啟示錄講到受造物向永生神下拜,所以儀式不止在地上,也在天上。在美國,當我說到儀式的時候,通常人們都會覺得很糟糕的,我成長在一個很著重儀式的教會,小時候覺得很悶很討厭,那是因為我不明白這些儀式背後的意義。

宗教經驗 (Religious Experience)

Ninian Smart說宗教經驗就是你參與這些活動過程中帶來情感上的衝擊。我把他局限在超自然上,世界各地的人都定期會經驗神蹟或超自然的事情。美國一個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一生當中至少經歷一次跟神有超自然的經驗。過去十五年,神學家或是人類學家都很有興趣了解這些超自然的經驗。人類學家採用的研究方法沒有神學背景。我的目標不是要如何解釋這些超自然的事情,而是怎樣準確描述這些超自然的經驗,而且應用在基督教的日常生活和教育當中。非洲的基督徒都有試過造夢夢到神,即使要解夢對宣教來說是一個挑戰。

處境化的幾個面向是環環相的。社會:我們如何連結和組織文化制度。神學:探討關於神、宇宙、人和靈界活物等等的真理。倫理:人類彼此相交,怎樣和靈界打交道,和處理受造界。藝術:表達人們的行為和人創造出來的物界,用來象徵性地捕捉價值和主題。神話敘事:體現價值和理想。儀式:習慣性的行為和人生的各種典禮等。宗教經驗:在人生中超自然和超越性存有的體驗。

總之,處境化是過程也是目標。過程是指在一段時間的經驗和思考後,基督徒會把基督教信仰的各個維度和面向放在一個架構裡,而且在一個受我們的文化價值和理想框構的處境,這不只是神學。目標則是指基督教信仰的每個方面都以與聖經相結合的方式扎根,也根植於當地文化的價值和理想。(全文完)

編註:本文為2021年4月19日華神林道亮博士紀念講座──「處境化:給整全教會的整全福音」第一堂專題之內容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