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牧育事務處
一碗好喝的花生湯,秘訣在於將剝好殼的花生用大火快炒,然後浸泡鹽水、剝皮後冷凍一晚,破壞裡頭的分子結構,在不斷悶煮之後可以得到軟綿的花生湯。要成為神合用的器皿,勢必也要經歷一番水深火熱。
華神以培育學生靈命、學識與事奉為目標,並期盼同學能維護健全的身心和家庭生活。神學生們天天浸泡在各科讀書進度、報告、考試,同時參與學校與教會大大小小的活動,包含聖誕節、跨年直到復活節等一系列的教會活動。神學生每週都要奔波在學院與教會之間。
一群被神所呼召的弟兄姐妹,他們進入神學院之後,身分馬上從平信徒轉變成神學生。此一身分轉變,除了行事曆上可見的行程倍增之外,他們的內心同時爆炸性地充斥著不可見的人際張力。
神學生,身分介於「平信徒到全職傳道人」之間。在接受神學院裝備的這段期間,神學生不再屬於過去平信徒的群體,但也尚未進入傳道人的群體。他們處於一個已然與未然之間的模糊地帶,生活大量曝光並且時刻被各樣關注、測試和挑戰。例如母會、新的實習教會或機構、學校團契、新小組、校友、學長姐,師長同工、學校家眷…等,都屬於新身分要重新適應的環境。面對身分認同、自我形象的重組,不斷地與自身、社會價值、他人眼光有衝突和拉扯之下,他們非常需要被傾聽和同理。但偏偏「神學生」不屬於任何一個群體,他們被過往隸屬的平信徒群體區隔出來,又無法完全融入未來將投入的傳道人群體之中。此轉型階段,正如同文化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維克多.特納)提出的閾限期(Liminality)。特納指出,處於閾限期的人,暫時失去社會地位或階級,成為無名小卒,一般會展現出服從與謙卑,並且跟隨一切規範中的言行。 由於身分的轉換,此時也是他們最敏於周圍環境變化的階段。
為要了解同學切身經歷,並且能明白神學生的感受和需要,學生牧育事務處於第一年第一學期的「實習教育」課程,讓剛進入神學院的新生填寫「實習反思」。此項作業,讓學生在教會實習的過程中,主動感受、觀察,更深刻的紀錄與回應所遭遇的事件、更真實的思考自身在此階段扮演的角色,盼能進一步的思想未來所要扮演的牧羊人角色。
「實習反思」統一採用ORID方法書寫。此方法源自Laura Spencer的Winning through Participation一書,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驟:先由客觀(Objective)的角度了解外在事實的情況。讓同學記錄當週實習印象深刻的事件,從看到、聽到和對事件的描述來觀察神學生時期的人際關係張力。人的情緒稍縱即逝,若非仔細留意,很容易錯過一些訊息,尤其是忙碌的時候。所以第二步驟即是:描述感受與反映(Reflective)。記錄藉由客觀事件引導學生覺察自己內在的情緒和反應。第三步驟:詮釋該事件的意義(Interpretive),將感受與背後的故事連結在一起去作探討,找出情緒波動的源頭,判斷是否連結到過去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思想在其中得到的提醒和學習。從事件引發的感受到學習,以至於做出最後的決定(Decisional)。這也是反思的最後一個步驟,這個決定將影響未來的行動。因為當某個事件引發類似的情緒,神學生可以調整自己的反應而帶出不同的行動與結果;幫助學生自我省察生命的狀態,並突破現況。這些紀錄也讓我們能夠了解神學生在實習現場遇到的困難。
根據所取得的160份實習反思,我們按照神學生所面對的不同人際關係層面進行分類,包括個人、家庭與教牧同工。他們如何以一個神學生的閾限身分,在教會中自處?如何處理這些不同層面的人際關係?這段閾限期,他們如何被型塑成為一名傳道人?
個人:在融入中被破碎,經歷生命改變
從這些反思記錄中,我們發現,神學生的身分必須不斷地瓦解和重組。為了更整全的學習、更深入的牧養,他們必須將聖經知識、神學、經歷、家庭背景、生活等等全部都被拆開,然後再重組。這過程中,他們必須釐清、整理,再確認定位,其中充滿了撕裂、淚水與疼痛。
每個神學生的特質都不一樣,在不同的情景中會有不同的自我省察。例如要融入一個新環境,並非每一個學生都能很快融入團體,大部分學生都需要一些時間做調整。A同學在實習教會裡一直感受到自己是個局外人,弟兄姊妹待他很友善,但他沒有感受到被完全接納成為家人,無法敞開。他需要經歷一段過渡期。
B同學離開母會到另一教會實習,在帶領青少年團契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免會比較兩個教會,導致期待落空、情緒焦慮等。後來是透過禱告回轉到神面前,再次提醒自己:是神親自在青少年的生命裡動工,自己要學習更多謙卑。
C同學在一次福音茶會中,被要求分享小時的成長見證。但是過去他在家庭中有許多撕裂、破碎的回憶,對他而言,這樣的分享是非常痛苦的。但當教會一再邀請 ,他決定鼓起勇氣面對。結果,他不但與人分享得救見證,自己也再次被耶穌基督的救恩醫治和安慰。
神學生除了身分轉換,還要適應環境的轉換。D同學正是一位離鄉背井的海外生,不但如此,因著受裝備,她與丈夫和孩子必須暫時分離。雖然都是華人,屬近文化,看似一切適應良好,飲食、作息、課程進度都能一一克服,卻在教會實習當中卡關。在一次帶領兒童主日學時,這些隱藏的壓力顯現出來。在自己的家鄉當了十多年的主日學老師,卻對管教孩子開始束手無策,對自己的教案內容沒有自信,開始疑惑、太在意其他同工的眼光。
還有一些海外生,剛進入神學院,還未適應在地文化、學院生活時即要進入跨文化事奉。另外,也有同學經歷多重身分的轉變。例如:新婚、生育、退休等等。在這些自我破碎中,他們有些遇到良善的實習導師,耐心陪伴,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使他們漸漸被重建,勝過低潮。
家人:無法接受孩子的身分轉變
有些神學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神學生當中仍然有些父母尚未信主,有些父母雖不明白,但祝福孩子選擇的道路,有些是家人對基督徒有強烈的反對,於是對孩子拋下工作選擇成為傳道人萬分不解,更別提他們能支持孩子走上「全職呼召」的道路。E同學的父親即是如此,父親對孩子的不諒解與指責使他進入神學院之後充滿自責,認為自己的不完美是家人信主的絆腳石。一系列的控告在心中不斷地發酵,直到一次又一次被聖靈安慰、被主的話釋放才漸漸好轉。再次經歷主愛的E同學,也再次明白要將家人交在上帝手中。
另外,大部分家人對孩子能回應神的呼召非常支持,可是有時對孩子身分的轉換並沒有覺察。回自己母會實習的F同學,儘管他的身分已經是神學生,實習時仍一如往常在教會固定崗位服事。不同的是,他必須開始擔其他的角色。例如在退修會擔任領會。面對這個新的狀況,他說:「回家跟父母分享自己接下這項服事,母親卻問為什麼教會要我負責。我直覺回答往年也都是神學生負責。」
雖然只是一次退休會敬拜的主領,但是父母往往在發生事件時才能感受到變化。大部分的同學因著進入教會實習,通常為著能更多學習,願意更加委身,付出更多的時間或接觸沒有操練過的事工。然而家人的角度則可能不同,有些長輩心疼兒女,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太操勞。
傳統華人教會文化認為傳道人就是「隨傳隨到」,但過往幾年下來,眾多牧者傳道疲於奔命最後倒下,這是教會應省視留心之處。儘管F同學是位PK(牧家兒女),他的母親是位師母,一般人或許認為牧家更能夠接受教會額外的要求,但實則不然。有時候更是牧家,所以擔心孩子承擔太沉重的壓力。
教牧同工:在敏感的關係中,學習讚美神
神學生覺得最困難的人際關係,是在服事現場與他們最密切的屬靈長輩或牧者、同工。G同學在進入神學院之前,即和他的實習導師共同服事多年。儘管在敞開、安全的關係當中,G同學寫到,「實習導師表達自身也需要時間來調整這樣的改變。」屬靈長輩會如何拿捏放手的程度,關係到職場的倫理和界線。
有些神學生年紀尚輕,有衝動型的,因著自身主見,與教會牧者、同工衝突;有膽小的,害怕表露意見會產生衝突。H同學表示,有一次牧者關心他的實習情形,在和實習導師互動的過程中,提及和同工溝通的難處,結束後牧者立刻轉向責備同工。這是神學生在服事現場的壓力來源之一,往往學生期盼透過實習導師作為與同工溝通的管道,殊不知出口的言語卻間接的傷害同工。神學生若是解釋得當則可解除誤會,但若處理不好,可能導致誤會更深,並且累積更大的人際壓力。
也有些說話直腸子的同學,在使用社群軟體上更是容易引發許多誤會。I 同學原本和教會長輩關係良好,但是因為使用LINE提醒長輩的發言,令長輩感受不佳,再不來往。
面對各式各樣的誤會和衝突,有神學生在實習中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我真的要繼續服事嗎?我真的適合全職傳道人的道路嗎?
J同學分享:「面對許多來自服事和人的壓力,我真的萌生退意,心情很難不受影響。但我知道這可能是一場屬靈爭戰,無論如何我都要喜樂讚美神!」
結語:在閾限中,學像耶穌
上述神學生們所遭遇的情況,只是冰山一角。每週都在他們的服事生活之中,人際關係的狀況層出不窮。每個同學的適應期長短不盡相同,但是大部分的同學在這個新的身分中,都得不斷調適,面對不同的衝擊。正如同Turner提出在閾限期中的一些現象,經歷閾限階段的人,他們原本的地位、財富和權力都被剝奪以至於達到平等。神學生不論過往的職業背景是什麼,來到華神他們都進入一個新的身分。在被分離出來的一段時間中,當遭人攻擊、挑戰和批評的時候,必須學習接受管教,接受不同的考驗。在不斷被破碎與重建中,學習謙卑,學像耶穌。
耶穌的門徒跟隨耶穌也是三年的時間,放下原本的工作甚至離開家人(太4:18-22)。不靠自己的職業掙錢,而是操練傳福音的時候接受資源(太10:9-10);不憑自己的意念行事,而是按照耶穌的教導背起十字架跟從祂(太16:21-25)。
華神學生的三年裝備過程也是如此,過往穿梭兩棟樓之間,如今住在遠離大城市的八德,平日是與世隔絕的一群人。神學生無論過往在職場上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教會是執事或長老,成為神學生便一切歸零。辭了工作的神學生委身預備全職事奉,自然不再有固定的收入,透過教會或學院的奉獻作為生活津貼。放下社會地位和各樣身分之後,神學生在教會服事中往往沒有決定權,卻總要被人拿著放大鏡觀看。其實這也是將來成為牧者的處境。神學生接受這些操練,漸漸塑造成為牧羊人。
在耶穌身上我們看見他作為牧羊人的表率,操練門徒前,他自己先接受試探;差遣門徒之前,他先做醫治與宣講福音的榜樣。他作門徒的遮蓋(路6:1-5)、傾囊相授(路8:9-10)。從耶穌對彼得的態度、讚美、責備與提醒,更看見師生的互動模式。耶穌清楚的給予門徒大誡命與大使命,並且以身效法。他敞開坦誠自身的軟弱,也接納門徒的軟弱。
在神學生的實習紀錄中的反思,我們也觀察到,神學生對神學院或者教會的期待,或者說「求救訊號」。在神學生此階段的生命轉折中,除了聖經、歷史與神學的教導,在靈性和生活上,也需要導師。正如同門徒跟隨主耶穌時,是基督的福音解決他們生命的患難,另一方面是耶穌真實的愛和關心帶領他們度過心靈的困境。當實習導師或學校老師給予神學生更多發展的機會,他們會被認同,甚至在其中被神親自調整生命。屬靈長輩的陪伴、讚許、指導,對其意義何其重要。
羅馬書五章3-5節說「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盼望聖靈的同在,使我們從神領受源源不斷的愛,讓學校與教會可以成為神學生們的支持,讓他們在看似患難之中,有滿足的喜樂。
附註:
-
維克多.特納,《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
杰沐恩,《跨文化門徒訓練:全方位靈命塑造》(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Laura J. Spencer, Winning Through Participation: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orporate Change With the Technology of Participation (Iowa: Kendall/Hunt Pub. Co.,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