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任教師/焦如品


新冠肺炎的影響和陰影現在正在全球蔓延開來,從中國武漢到韓國、日本、整個亞洲,以至後來的歐洲、到現在的美國,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疫情的變化成為每個人生活最關注的焦點,各地感染和死亡的人數也成為每個人交換資訊的主要內容。這個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僅是生命安全的威脅,更是經濟和人們生活全面的衝擊。在這次疫情之前,我們大概很難想像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使全世界每個人的生活改變如此之大,甚至使所有的政經系統大亂。許多平時人們看為非常重要甚至必要的活動,包括工作、上學、教會聚會,在生命安全的考慮下,這時都得退位下來。跟人的基本生存比起來,似乎所有的東西都變得次要甚至可以捨棄。

這次疫情不但讓我們看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掌握,也看到人對死亡的恐懼;以至於能對全球造成這麼大的衝擊和影響,主因就是在此。在 The Denial of Death一書裡,作者 Ernest Becker 指出,人對死亡的恐懼在於知道它的不可掌握性和必然性,也就是死亡可能隨時臨到每一個人。人也是所有生物裡唯一對此有意識的,人的很多活動其實都是在直接、間接地逃避死亡。Becker 甚至認為人發展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自認有某種特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幸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除了少數被社會認為是病態的人,每個人活得似乎死亡並不存在或離自己很遙遠,直到一些事情的發生提醒了我們,人們會短暫的具有這種意識,但很快就會恢復正常運作。

在心理學界,這被看成是健康且適應良好的表現,因為沒有人能每天處於死亡的陰影和恐懼中而活得很自在或健康,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認為疫情若再不停止,接下來要擔心的不只是全球性的經濟蕭條,可能也要擔心人們憂鬱症(clinical depression)或焦慮疾患的蔓延。除了對死亡的恐懼,很多人也擔心一旦染病,新冠肺炎可能對健康帶來長久性的傷害。

此外,因為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收入下降,甚至失業和產業倒閉,也是使人情緒憂鬱和焦慮的重要原因。許多國家的失業率已達到幾十年來的新高,同時還在繼續惡化中。也有不少人因為封城、封市、或避免傳染而長時間禁閉在家、無法外出或有正常的社交,也造成低落的情緒。當然讓人最恐懼和擔心的是,我們不知道這樣的狀況還要持續多久,疫情似乎到現在也還沒有緩解的現象,生病和死亡的人數不斷攀升,但痊癒的人數成長得很慢,我們的醫療體系還能撐多久?現有的醫療設備和病房能負擔越來越多的病人嗎?

在這麼多的負向指標下,我們要如何保持自己有穩定的心情,讓情緒不因著疫情的發展而起伏,甚至自己能逆向成長?以下提出幾點建議:

一、定睛在神的身上,相信祂掌管一切

不論發生甚麼事,我們知道神仍掌權。詩篇廿九10告訴我們:「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神不但掌管疫情的發展,祂也掌管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存亡,若沒有祂的允許,我們連一根頭髮也不會掉在地上(太十30;路廿一18)。因此,只要祂願意,祂必能保守我們。

二、記得耶穌已經戰勝死亡和陰間

死亡因為亞當犯罪而進入世界,但耶穌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成就的工作勝過了死亡和陰間的權柄(林前十五54-57;啟廿14)。希伯來書二章14-15節提醒我們「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這裡清楚指出,耶穌來要將我們從這種恐懼和撒旦的權勢中釋放出來,信主的人不需要懼怕死亡。死亡不過是肉身暫時的滅絕,神的兒女在基督裡有復活和永生。即使真的面臨死亡,我們知道我們是要去一個更美更好的地方,與主永遠同住(啟廿一4)。

因此,對基督徒來說,死亡一點都不可怕,甚至是可羨慕的,因為是離開這個罪惡的世界,脫離罪身,進入一個美好到無法想像的天國。連保羅也誠實的說,在離世與主同在和留在世間這兩者之中,若按他自己的意思,他情願選擇前者。但這不表示我們厭世,只是我們不需要懼怕死亡。

三、相信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神的美意

我們知道我們的一生都掌握在神手中,不論發生甚麼事,祂的恩典必定夠我們用(林後十二9),祂必不會叫我們遇見的苦難超過我們所能承受(林前十13)。同時,因著神對我們的愛,神允許臨到我們的事,必定是對我們有益處的,為了使我們變得更加聖潔像主,雖然過程不一定是我們這些短淺近利的人想要的。

四、多親近神,讓神和祂的話來堅固我們的心

因為疫情,大家出門的機會減少了,但在家和獨處的時間卻增加了,因此能夠讀經、禱告親近神的時間也應該多了。若是我們能利用這個機會多安靜在神面前,把我們一切的憂慮和困難交託給祂,並從神的話語中得力量,相信不但我們的憂愁和焦慮會減少,我們的信心和靈命也會成長。

五、不停止聚會

如果你的教會還有實體聚會,或打散成小組,也做了該有的防疫措施,我會鼓勵大家還是至少每週參加一次主日敬拜。若有個別的原因無法參加,或教會已全面改成線上聚會,我們還是要繼續參與線上的聚會,不要讓自己停止聚會。同時在疫情過後,還是要恢復平常的聚會,不要因為省時省力而用線上聚會取代了實體的聚會。

聚會不但讓自己的靈命得到餵養,也讓我們能持續有肢體生活,和弟兄姊妹彼此支持,並藉著代禱來彼此守望,一起度過這個困難的時期。在家做禮拜或聚會時,也可以邀請平時不會來教會的家人一起參加,把教會帶進家裡,成為一個傳福音的機會。

六、繼續社交生活

雖然因為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大多數人現在選擇待在家裡,不做非必要的外出或社交,但我建議我們仍是可以藉著網路上的社交媒體,和朋友保持聯絡,彼此加油打氣,讓自己不孤單,也鼓勵安慰其他的人。我發現在疫情期間,我很多的社交群組互動更熱絡了,很多平時因為忙碌沒出聲的人,這時都出現了。大家彼此問候、代禱,關係反而變得更親近了。

七、關心周圍有需要的人

在這個人心惶惶的時刻,是我們傳遞基督平安的福音的最好時機。但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平安,如何傳遞平安給別人?因此我們自己要先站穩腳步,讓自己堅定在神的平安和應許中,然後把這樣的平安帶給周圍的人。我們也可以多關心別人的需要,在可能的範圍內做我們能做的事,例如,打關懷電話、傳送愛的簡訊、為有需要的人代禱、分享口罩等。

我的群組中有人知道其他人的孩子在美國買不到口罩,當時政府也不准寄口罩到國外,父母非常著急,那些住在美國的姊妹,主動幫忙寄口罩給那些人的孩子。當我們多關心別人的需要,就不會只聚焦在自己的問題上,也看到自己的問題並不是最大的,更會因為幫助了別人而感到喜樂。

八、用神的眼光來看環境

不論目前所處的環境如何,試著用神的眼光來看所發生的一切,去看見其中正面的價值。曾有一個宣教士的妻子跟我分享,他們這次回去美國本來是要述職,剛開始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每天忙於奔走各個教會,分享他們在台灣的事工。但後來疫情爆發,所有活動嘎然而止,全被取消,她也因此被困在郊區的公婆家中,不能外出。她的個性是個很需要外出和有社交接觸的人,因此很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不久後心情就開始低落和抑鬱,心中也有很多抱怨。

直到有一天,神藉著一件事讓她看到自己的抱怨是何等得罪神,也讓她看到現在這樣閒雲野鶴的生活,每天看著後院的藍天白雲和松鼠,是她過去幾年都沒有的休息,也是她在忙碌時很嚮往的生活。當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時,我們的看法和心情就會不一樣。閉關在家的時候,若我們能將此看成是一個難得的休息時刻,相信我們的心情會很不一樣。想想有甚麼是我們平時沒時間做但很想做的事,可以趁這個時候完成。這也是我們可以停下腳步,整理過去和瞻望未來的時候。也許疫情之後,我們會有一個新的出發。

九、在可能的範圍內,繼續做我們平時做的

除了因為疫情必須停下來的事,若我們還可以繼續做的事,我們仍可以繼續做,不需要因為疫情而改變我們所有的生活方式。例如:我們工作的人,仍可以繼續工作,或改成在家線上工作。我們運動的人,仍可以繼續在戶外運動(只是要注意防疫安全,例如保持社交距離等),或改成在家運動。盡量在安全的考量下,讓自己的生活少受到疫情的影響,這樣即使疫情持續下去,我們一切仍能盡量照常運作。在必須改變調整的地方,我們可以試著找出一個因應的方式,然後再慢慢建立起一個新的規律。人喜歡熟悉和規律的生活,太多的變化會容易讓人焦慮,對年幼和年老的人更是如此,因此若能盡量讓生活保持常規,會對維持身心的健康有益。

十、保持彈性、增大我們的適應力

雖然前面說我們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保持生活的常規,但在心理上要讓自己保持彈性,接納任何可能的變化,這樣當變化來臨時,就不會措手不及。我們不要將突如其來的改變看成是不好的事,而是相信這些都在神的掌管和計畫之中,雖然我們沒想到,但神早就知道了,而且祂看這是對我們好的,只要靠著神的恩典,就沒有甚麼是過不去的。

十一、彼此接納

聖經要我們體恤彼此的軟弱,不以自己的信心誇口,凡事為了愛人而做,甚至寧可為了不絆倒人和別人的益處,而犧牲自己的自由和權益 (羅十四,十五1-7)。因此,只要不違反聖經的教導,防疫的規定我們都應該盡量遵守配合。但也要想到,每個人都不同,不論是出於個性或過去經驗,每個人小心謹慎的程度會不一樣。我們不應當為此論斷別人,而是要憑著愛心,彼此接納。

這次的疫情使我們都變得謙卑,看到我們是何等軟弱,並且沒有一件事是我們可以掌控的。生死關頭的時候,我們似乎也才發現甚麼是我們真正看重和在意的。在疫情當下,我們過去視為不可少的東西或工作馬上都可以停下來。如果,今生短暫的生命都這麼重要,那麼永生呢?當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和時間在這次的防疫上時,我們又花了多少心思在我們屬靈的防疫上?如果我們連死都不怕,還有甚麼是我們不能捨去、不能放下的呢?

我覺得對基督徒來說,每次的苦難都是一次神給我們的考試,驗收我們平時屬靈生命的成果。這次的疫情好像是一個共同大考(聯考),我們考得如何?當人心惶惶的時候,我們心中有從基督來的平安嗎?如果沒有,是哪裡出了問題?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這份平安主已經賜給我們了。我們寧可失去生命,也不能失去主給我們的這份平安。

這次疫情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於它奪走人肉體的生命,而在於它帶給人的恐懼。如同馬丁路德在1527年面對威丁堡的黑死病時說的:「我不怕正肆虐的瘟疫,卻相信恐懼本身纔是災難的禍首。」耶穌也告訴我們:「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太十 28)。只有神才是真正掌管我們身體和靈魂的主宰,也是我們該敬畏和信靠的對象。求主幫助我們,不論未來疫情如何變化,讓我們緊緊抓住祂,定睛在祂身上,不看周圍的風浪,只看那賜平安的主。

© 2017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院
【八德校本部】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傳真:(03) 3714703
【汀州校區】台北市10090中正區汀州路3段101號 (推廣教育處)
電話:(02) 23659151 傳真:(02) 23655885
- made by bouncin